這實在是一檔很精彩又意義重大的節目,其意義甚至是節目組在自覺地追求并成功實現的:對優秀(喜劇)演員的發掘展示、對編劇重要性的強調、對喜劇演員創作能力的強調、對集體創作模式的宣傳……

說幾個印象深刻的作品,最喜歡的兩個是《笑吧!皮奧萊維奇》《最後一課》,笑得最暢快的則是《父親的葬禮》。

《笑吧!皮奧萊維奇》似乎是唯一向文藝審查制度(及其背後更為整體性的暴力政權)開炮的作品,雖然是在目前幾乎唯一被允許使用的情境中實現的:納粹與蘇共的對立。但創作者對自由的向往依然冒溢而出,以笑為武器的抗争讓人看着心酸不已。它也稍有觸及笑與死亡的關系(人類在終極處境下的情态問題),即使意不在此。當然,我也确實喜歡它的曲藝梗。

而《最後一課》,它當然可以放在蔣龍、張弛的一系列關于“熱愛”的作品中去理解,但即使如此,它也是其中最好的一個,因為隻有它讓希望的“種子”(蔣龍語)找到了土壤。張弛飾演的老師真誠地相信着“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他讓某種超越市場邏輯的評價體系得到了具象化。我們已經有一大批作品在強調“熱愛”“情懷”了,但然後呢?我們打了這針雞血之後要如何生活呢?《最後一課》可能隐隐觸及了答案的某個版本。

《父親的葬禮》幾乎是我心中最完美的漫才劇的樣子,它讓非語言層面的喜劇表現延續甚至放大(literally)了漫才“拙劣”、脫線和誇張的風格。

最後,史策和于奧好漂亮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