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為沒趕去院線支持的電影而深感抱歉,毫無準備的周末,在流媒體平台觀看了這段曆史紀錄片,一個人獨坐在沙發上止不住的抽泣。極強的精神沖擊,讓我不得不提筆用文字消解。年輕英軍生命的逝去,仿佛能共感未竟之事的遺憾與不甘。一位熬過船艙疾病,躲過日軍掃射,跳入大海艱難扒住浮闆上的英軍說到,“如果你還活着,請告訴我鄧迪的妻子,我已經用盡了所有力氣回去見她,抱歉還是沒能做到。” 他的聲音随着越來越重的身體,沉入了海底。

代入方勵導演第一視角的訪談中,我仿佛是這些逝去者的孩子,伴侶,朋友。方導坐在一位被子孫後輩包裹住的幸存者前說到,“如果沒有這場災難,世界上本應該多828個幸福的幸存者家庭。就像你們一樣。”可這一切都因日本人殘酷的屠殺猛然終止,年輕的英軍被永遠留在了東極島那艘沉沒的裡斯本丸上。

本來是與我無關的曆史數據,但在方導的鏡頭下,曆史仿佛是昨日重現。我像深潛入海底,共情到所有人類的靈魂河床。通過一個個與我未曾有交集的英軍名字,卻讓我感受到了那一位位具體的青年人。他在船艙下的求生掙紮,仿佛深海的恐懼與生命的無望,也正在吞沒我。

國際關系日益劍拔弩張,有心媒體渲染下整個世界充滿了你死我活般,永遠不可調節的國家沖突。人與人之間因為語言,民俗,經濟而産生誤解矛盾沖突,各國築起不再信任溝通的高牆。但這部紀錄片電影的出現,卻如電影中刺開試圖悶死英軍的帆船布,在絕望船底出現那束希望的光。即便在極度的惡之中,還存有極度的善,人類終究還是同一種族。我相信,愛是我們共同的信仰與沖動。

作為電影愛好者,希望越來越多方勵,郭柯這類型導演活下來。記錄無名的英軍《 裡斯本丸沉沒》,記錄消失的慰安婦《二十二》。電影不僅僅是娛樂大衆,更能帶我們正視曆史,聽見不該被遺忘的聲音。

用方勵老師的話結尾,再次感謝他為我帶來的震撼與力量,更期待他關于馬航的新電影,定補上漏掉的電影票。

“我們想讓這些被遺忘的孤魂能夠安息,能夠自由,能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