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現在看說是講一對姐妹的拼搏和生活。我是在擁擠的地鐵上,收到媽媽的安利。
在家庭群裡艾特我,說劇裡面的媽媽,就是當年她喜歡看的《渴望》裡的劉慧芳。哪裡來的話頭啊……應該過年的時候,媽媽問我一個人過得怎麼樣,平常自己吃飯的時候看什麼……我支支吾吾,說不明白,那些零零碎碎的短視頻好像總是沒有辦法進腦子,看過之後第二天和朋友興緻勃勃談起,記憶卻是模糊的,和家人更是難以啟齒。而她就會興緻勃勃和我講《渴望》,說那時候所有人都在看……而我是怎麼回答的呢?我應該是說,沒看過,有空看。
但就和所有答應了家人但是沒有幹的事情一樣,這件事總還是會面臨許許多多的意外,在無限擱置後不了了之,我們都心知肚明。但是她就是會記得,然後在某個我特别忙碌的當口,還是會發現她有一個話頭指向某次我們沒能聊完的話題,好像一直在等我忙完手裡的活,再恢複那些和她一起的快樂生活,悠閑自在、吵吵鬧鬧。
當然是感動的,家人總是能帶來無與倫比的安全感。離家遠行之後就更尤其是了,《心想事成》似乎給出了一種答案。它刻畫形形色色的人,以孫心、孫想兩姐妹為中心,講她們這雙姐妹的家庭與夢想。這劇真的有在平衡冷漠殘酷的現實和世道人心的溫暖,它當然還是有很多現實的刻畫,但着力細緻刻畫卻不顯得濫情的情感線卻有穿透生存的壓力,展現生活的細膩紋理,撫慰好多疲憊。
現在,我和媽媽一起追劇,經常想起小時候。晚餐的時候,作業寫到一半,興緻勃勃打開電視機,那時候還不到八點這樣的黃金檔,卻是在《新聞聯播》之前的好時光,我們看那些家長裡短的劇,節奏不急不緩,沒有人能開二倍速,不需要着急忙慌。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邊看邊聊天,舒适的一頓晚餐。看《心想事成》時,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城市,已經在不同的生活節奏裡不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吃飯,但是我偷偷也關掉了二倍速。
就好像在錯位時空,又還是和家人一起追劇。在小小的茶幾上,在劇集之餘聊起家長裡短。現在自己看一倍速,還是有一點舒緩。特别是看妹妹孫想做飯的時候,極大治愈生活。
做飯真的是治愈生活的良藥!很久沒有做飯了,吃着外賣看人做飯,其實也還是開心的。一蔬一飯烹調出生活的滋味,濃油赤醬也好清湯寡水也罷,人間酸甜苦辣一并吞咽下肚。做飯,其實是給人對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因此也充滿幸福感的。
我總覺得,好的中國劇,就是應該從做飯講起。《心想事成》是這麼一部劇,它真的從做飯講起因而充滿了生活的質感,小姑娘孫想做的早餐不完全合乎長輩的心意隐喻着代際差異,而長輩們笑着接納又意味着包容與和解;小姑娘不斷嘗試變換新的花樣,不斷嘗試新的菜譜,中國菜外國點心統統都做,那種興緻勃勃與躍躍欲試又宛然其中……啊所以真的好像做飯就是中國人生活的縮影,飯菜的香氣熏陶出生活的滋味。
這劇,能把做菜拍好,就應該仍舊是适合全家人晚餐時間一起看的劇。
晚餐時,我還是會點開這部劇,看孫想做菜,隔着屏幕好像在觸摸想要的生活。更期待等到有空的時候,我想總是有有空的時候吧,我可以和媽媽一起聊這部劇,再聽聽她聊天她喜歡的劇。再見面的時候,想要一起把看過的孫想做的菜,再一一做一遍,就也算是用一蔬一飯,再确認一次彼此在彼此生活和生命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