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背後是什麼?
為什麼我總是如此在意你怎麼對我,在意我的感受有沒有被接住,并為此指責你
為什麼我對生活中别人對我的反應總是這麼敏銳,并總是為此受傷
為什麼我這麼害怕被抛棄
這部電影的答案是 認為自己不配被愛。
焦慮的背後是覺得自己不配被愛。
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總是故意不開心 表達不喜歡,讓他不舒服 就是要讓他内疚,這樣他就會認為我比他強,通過推開他讓他不要離開我。
因為表達情緒 讓對方覺得說好的事情也會感到愧疚。因為表達情緒 造成很多掃興的時刻。
夜裡爬起來看郵件,然後抱着枕頭和屏幕痛哭。每分每秒都想要一個答案。目光和眼淚。在每個親密時刻想起他說分開的那句話,好像在那些時刻也确實真切地擔心過終有一天會聽到這句話。
然後想起自己每次在兩個人的時光裡轉過頭的時刻。其實每次對另一個個體表達情緒本身也是一種索求,既然說出口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即使自己覺得是因為親密無間才無話不談也一樣,說出口就成了你與我之間的期待。
我不該這麼肆無忌憚地表達情緒 或者說,用攻擊性地表達情緒代替溝通自己的需求并相信自己能被看見
我不該因為我的情緒 想讓你内疚 和隐含指責造成這麼多的掃興時刻
我不該總是這麼害怕接受你的愛,因為覺得沒有你我就又會回到不被看見的時候,然後覺得其實你也沒能怎麼看見過我
這背後是 我應該更看見自己的價值 更愛自己一點 才不會總是這麼焦慮地驗證我的需求會不會一次又一次被滿足 我會不會穩定地被愛。
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在關系中汲汲索求,讨厭自己這種desperate的狀态,所以害怕認真,隻想享受片刻。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隻想享受片刻。

其實我 善于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能表達愛和付出很好的愛,善于提供情緒價值和接住對方的情緒,敢于袒露脆弱 和承認自己怕被抛棄。我還很優秀 工作外貌學習能力都很好,我還在追求博士學位和學新的語言,我很loveable,我有很多問題,但我也挺好的。
有時候分開是緣分,遇到一部電影也是緣分。
謝謝,那場心理咨詢我也學到了很多。


課題分離,向内歸因,不是向外分析。Go deep into每一種情緒,分析自己每一種情緒産生的原因,進行元歸因。他人和自己身上産生的情緒都是有規律的。這是從自己的情緒中反思和成長的方式。
其實不能接受分開是因為執着于不能原諒對方吧,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被這樣對待。向内歸因後我看到我自己的問題,我先原諒我自己了,所以我也能原諒對方了,也就更能接受分開了。
愛 責任 與自由是一體的,因為承認對方的自由和完整性,所以願意付出愛與責任以讓你變得更幸福。如果拒絕一切責任,本質上是害怕付出愛,拒絕承認對方的完整性,你們永遠處于這種掌控和屬于的關系中,你們都不會自由。所以害怕責任和想要掌控也是一體的,獲得自由要通過看到對方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