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自我審視的發問: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電影”的呢?我想時間要追溯到教父三部曲,Francis Coppola的(許多人認為)最好的作品。

那麼什麼叫電影?電影在此處的定義是cinema,不是fairy tales, 不是 visual stimulations,而是視與聽,劇情與表演的結合:如此而言,百分之90的片都列屬于不合格之流。

如此而言,教父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

該片的各個方面都很突出,從人物角色,劇情,音樂(我不厭其煩聽它的original score)都是完美,之所以完美,不是因為沒有瑕疵,而是因為完成度太高,無論優點缺點都變成了經典。

就教父1而言,我記得這樣幾個場景:

1.開場,直接引發對美國夢的質問,交代教父的角色 打光是暗黃色,直接營造出“地下世界”的光景。“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盡管被多次惡搞,這場戲的核心就凝聚在這簡短的對白之中,一步入戲

2.婚禮

3.聖洗 這段戲我印象最深,Pacino做了嬰兒的教父,一個生命剛剛開始被定義的同時,另外的“血洗”也同步進行 這一切都包含在宗教背景中,複仇和救贖,是和諧進行的,一個不懂電影的人都會收到觸動

4.最後權力的延續,最抗拒沾染家族的人卻成為了新一代領袖,不得不連起封面上的線了,人生好比就是提線木偶,讓人深思

人們老是将“男人必看”“男人聖經”等标簽貼在它身上,我卻覺得這樣會引發誤解,好像女性就不該享有似的,而事實上肯定不是 沒有必要為了部電影挖掘男人的“雄風” 以男人為主體,是因為本身黑手黨結構所緻。

寫在文章的末尾,為了這篇觀感而不是影評:我向電影《教父》緻以崇高的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