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喜歡武俠的人,無法拒絕的誘惑就是做一個耍賤,哦不,耍劍的人。

比如潇灑不羁的武林定位器神話沈浪沈大俠

...

又比如電影《東方不敗》裡向問天對戰東瀛浪人時的刀來劍往,再比如龍門客棧裡來去如風的邱莫言

...

劍,在一名劍客的手中,可以殺氣騰挪,可以矯若遊龍,可以飄忽無影,可以氣貫長虹

...

那些年放學回家的青草路上,我曾經拿着枯樹枝子模仿過很多劍客的招牌動作,唯有一種是我知難而退無法再現的,這是一個很玄奇的劍招,多見于面對面近距離對招的兩人之間,劍客不用尋常的挑、刺、撩、劈、砍、劃,而是以深厚的内力将劍身橫躺吸附于平伸着的手掌之下,劍柄與掌心恰似倆圓心重合,劍身轉圈,劍尖就會一次次劃破對手的喉嚨,緻死率極高,這一招,我管它叫作“劍輪”。

...

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是以劍柄到劍尖的距離為半徑,前後的殺傷距離應該是一樣的,一般來說,對敵二人即便距離再近也不能是臉對臉貼一塊,至少要留有一定的對戰距離,這個距離要在劍身前劃的覆蓋範圍之内,如果身前敵人必死而不會在自己腋下劃一道血呼啦的大口子,那就必須要有一條長度上穩穩蓋過劍身加上二人間距的玉臂(俗稱胳膊),但有多少人的胳膊比所用的佩劍長呢?諸如遊俠詩人李白就喜歡佩劍,他們的佩劍有多長沒有詳細考證過,但古人有一句通俗的形容叫“三尺青鋒劍”,三尺換算到如今的單位就是一米,這可就不短了,要是還不算劍柄,那就更可觀,一個成年人的胳膊能有多長呢?當代人的普通水平看,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男性,手臂長70厘米就很可以了。要是在古代找參照物,劉皇叔算是一個極端标杆,書中描寫其“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這就難怪皇叔能用雙股劍,兩邊都不怕拉口子。

...

曆史上,與劍有關的名場面很多,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一次著名的刺殺事件---荊轲刺秦,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不出。司馬遷認為秦始皇的佩劍太長,故而不能及時拔出來。然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厘米,這種長度的佩劍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會因為佩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于司馬遷的說法,曆史學家一直很困惑,直到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于是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的佩帶很可能就是加長的青銅劍。佩劍,是古人很早就有的一種傳統,《考工記》載:“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锊(古代計量單位,約合六兩),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锊,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锊,謂之下制,下士服之。”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佩劍太短絕對襯不起他老人家的身份,一米長都算短了。

在刺客窮追不舍的情況下,慌亂中要拔出一米多長的劍确實不容易,盡管始皇帝應該不是個小矮人,《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鸷鳥膺,豺聲,少恩而有虎狼心。”《太平禦覽》描述的則是,“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大約有一米九還富裕些(我一點不嫉妒),如這般偉岸的身形都拔不出來的劍,能短了嗎?可見對于一個正常人類出身的劍客來說,“劍輪”這招其實是傷敵一千自損九百九十九的,但無數武林前輩發明的劍招,自然不是全無實戰之用,依舊拿這一招“劍輪”來說,隻需要調整自己出招時的身體姿勢,雙腳不挪位置的前提下,将上半身盡量前伸,腰臀盡可能後撤,形如一隻掉入油鍋的大蝦這就在回旋的劍尖與自己身體之間留出了足夠的空間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