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婧說覺得大家很熱鬧,很喧嘩,但就是不親近,我們似乎失去了表現真實的能力,,的确,因為交心真的很累。我也是一個完全控制不好尺度的人,每次交完心都會覺得累的不行,消耗了過多的能量。後來有段時間就變得十分極端,要麼太在意别人的感受,要麼完全的隻照顧自己的感受。其實我們是需要去調整這種狀态的,怎麼更好的跟他人相處,也許是我内心不夠強大所以做不到與人坦誠相待,因為内在的東西太少所以總是畏畏縮縮的,這樣隻會把想要與你親近的人拒之千裡,傷害他人也被他人傷害吧。
關于夢想,如果有一些很實際很确切的目标,那還好說,但你要說一些比較虛的東西,而且那些虛的标準還隻是在你的心理,别人就很難給你幫助,這隻能是一個不斷向内探尋的過程,隻有靠自己努力,有沒有收獲也隻有自己清楚。有時候我其實并不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似乎每個人都有一件十分确切的事情要做,但我沒有,因為我想要的永遠都很虛,也許就是想追求一個向上的狀态,這個時候其實給自己安一個确切的夢,去做就好了,我的思維裡就是缺少了一些付之行動的動力,如果我不去做我肯定會更迷茫,二十幾歲确實需要一個夢想,如果有一個确切的目标讓我覺得更容易接觸,撿起來更順手,那我就去做,至少比做其他的好吧,我應該有個為之奮鬥的方向,哪怕後來發現不适合,也是可以改的,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有一段時間,我一度否定自己,丢失了自我,盲目的拿自己的缺點和别人的優點作比較,甚至想要成為另一個人,會懷疑自己的某種特性,後來反應過來,其實所謂的有個性就是做自己,而不是學習如何變成那個有個性的人,我應該就是我自己,哪怕我的個性并不凸顯,也不張揚,但那就是一種個性,認真做自己的時候魅力會自然而然的溢出來。有時候我們會想要成為某個人,這種心理很正常,是向上的,我們應該有崇拜,但那不應該是複刻和照搬。其實大多數時候我是不在意别人對我的定義和看法的,我更在乎我是不是一個讓自己認可的人,有時候會有種傲慢的心理,就是我不是那種用手段去生活的人,我不相信那些方式能夠攫取一個想象的成功,會覺得,我認真努力,天賦也不差,為什麼需要那些東西。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吸收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各種養料的過程,不能說好壞,都是有用的,腳踏實地的去感受就好,不要停止思考就好。大多數時候我認為,那怕這段時間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成就,但我添了一些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這樣的生活就是充實且有意義的。總之我是在不斷自省的,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不斷探索這個世界和自我,在我還沒有能力看清這個世界之前,就先學會審判自己吧。就像《小王子》中的國王對小王子說:“你可以審判自己,這是最難的。審判自己要比審判别人難得多。如果你能正确地審判自己,那你就是真正的聰明人。”
吾日三省吾身是很好的美德,也應該是我畢生所追求的,也許我們總有一天會變成那種不聽取任何意見的老頑固,但盡可能的推遲那天的到來吧。再者,不能将這種自省變成了焦慮的源泉,評價自己跟評價别人是一樣的,需要客觀,自省最終的目的是更了解當下的自己,因為人都是階段性的存在,所以時常思考隻是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當下的自己,而不是為了讓自己自卑和焦慮的。
我想要變成一個,對自己的能力有無敵的自信的人,自己是完全不可替代的,自信灑脫的狀态,靈魂是有張力的,所以我不一定是要中庸的圓潤的,可以完全表達真我,一定是随心的随性的,我要的就是這種狀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