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了一個早場來看追光的新作品“聊齋·蘭若寺”

除了幾個經典的大IP之外,聊齋的故事多多少少我也聽人講過,整體的感覺無非就是“亂世魍魉多豪傑,百無一用是書生”

所以還是很好奇追光是用怎樣的叙事方式來把這些鬼魅故事集展開的,特别是在當今必須正能量的公共輿論環境下。

電影以蒲松齡誤入仙境,與兩位精怪交換故事為基礎,将聊齋中的幾個小故事串聯在一起,不劇透,簡單說下我所理解的電影要表達的立場。

第一個崂山道士,小時候我們都看過,電影中的闡述與原片無二,值得注意的是在動畫的懷舊呈現方式上,而要表達的就是“勿貪勿張狂”

第二個蓮花公主,講的是一個凡人小書童與蜜蜂公主之間的故事,确實是第一次聽,可愛的诠釋告訴我們“真,是最高維的修煉”。

第三個講人鬼情經典的聶小倩的故事,背景和結局都進行了修改,最大的感受是老梗新編沒難住主創,原故事延續的話我可能就睡了。

第四個也是一個經典的聊齋小品畫皮,這是我最喜歡的,有兩點感受,首先,大難面前,夫妻情究竟是情?是義?還是禮?第二,惡鬼無惡求,書生懷貪心,皮囊有善惡美醜的标簽,而皮囊下的訴求我們是否可以公正地對待呢?

最後,是賺足了我眼淚的魯公女,也是把原著小品改了不少,但要講的是什麼呢?非常簡單——“注定的命與能改的運”一定要自己去看!

追光動畫下一步要搞三國了,我又開始好奇,得怎麼搞才能延續白蛇、神榜、大唐、聊齋這些大IP的老片新看的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