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万人迷”,记住了陈好,没想到后来她好久都没怎么演戏了。2024年开头就看到她在《欢乐家长群》的海报里,于是,我冲着陈好毫不犹豫地开始追剧,没成想误入由孩子、老师、家长一起编织的“欢乐盘丝洞”哈哈哈。

...

这部剧的情节从开头就有意思,围绕三个家庭的育儿展开故事,紧扣真实生活,出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场景,轻易就引发了我的共鸣。

1、真实的育儿场景

《欢乐家长群》里的育儿场景都挺生活化,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不那么主流”的方式去展现家里家外的亲子互动。举几个例子:

全家人围坐桌前,挑灯夜战——补暑假作业;

...

家委会主任选举,一些家长——大秀三国语言,四处拉选票;

孩子打架/尿裤子/作业不规范,老师请家长到学校面谈,老爹爬楼差点没累断腰;

为了完成孩子的手工作业,爸妈各显神通——找外援;

孩子参加研学活动,夜晚在外露营——爸妈半夜还要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情况;

男孩们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引发家庭大战……

...

这些故事片段,逼真还原了当下城市家庭的场景,让家长们在观看过程中找到共识,记忆瞬间定格到相似的记忆片段,再度忆起那时的酸甜苦辣。

果宁没完成作业,想要逃避责罚,于是用离家出走来挑战家长的心理,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心理学的表现。先通过离家出走让家长慌张失措,再抛出没写暑假作业这个小问题。

然而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整部剧不是那种耳提面命似的说教,家长的思维也非常有趣,即打不过就加入。果宁游戏上瘾,刘向上打不过、骂不得,怎么办?我充钱,提升账号等级,在游戏中完虐儿子,从而让孩子厌烦游戏。

...

为了让奶奶意识到宠溺孩子这个行为,刘向上也是同样的逻辑:不说教,让你主动意识到这个事儿。

剧情对现实生活的家庭场景还原度太高了,过于真实,同时还加入了一些人性调和剂,让人有理由怀疑编剧是不是在我家里装了摄像头。

2、精彩的人物群像

《欢乐家长群》里的人物设定都非常有代表性,为观众们展示了精彩的人物群像。

...

三个家庭分别代表二胎家庭、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在拥有育儿这个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三个家庭还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特有的矛盾冲突。

刘家,果宁和果宝都是亲生的,夫妻俩有时怒孩子不争气直接上手;

杨家,十五和初一同父异母,身为继母的婷婷碍于身份不能过多管束继子;

唐家,夫妻离异,糖豆小小年纪就冰雪聪明很会照顾人。

而其他家庭的人物也各有特点,都在行为和对话中体现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

比如:肖家瑞妈妈捂住了儿子即将脱口而出的道歉,自己扭头甩了句“对不起”,将一个蛮横无理的家长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又比如,高宇轩妈妈为了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们为校运动会做了很多准备,生动演绎了什么叫“自视甚高”。

再比如,果宁竞选班长时,同样竞选班长的同学两次打断他的发言,导致原本准备地颇为充分的果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竞选失败。

这些角色的存在,为这部电视剧增加了亮点,提高了可看性。

3、深刻的启发意义

这部剧打动我的另一个点在于,抓住了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特别能引发家长的共鸣。

通过接力赛跑,告诉我们合作的价值所在;

用露营事件,提醒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又以多个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片段,提示家长陪伴的重要性。

...

孩子的养育是家庭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欢乐家长群》中的家长们也在面对一样的课题。

当孩子进入校园,随之而来的是日常学业压力,在刘果宁身上特别典型。

剧中,刘果宁对妹妹说起作业是这么形容的“作业是会呼吸的痛”,这种压力犹如实质,吓得初一不想上学。

《欢乐家长群》的故事很有趣,家长群里的线上讨论,和家长们线下沟通的剧情,充满喜感。同时,也在现实中发人深思,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发现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稳住”才能解决问题!

这部剧让我重温了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也让我跳出第一人的视角,用第三人的眼光来重新评价自己的得失。

身为二胎妈妈,我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孩子学业压力,不按理出牌的情况,后来了解了一些孩子成长相关的心理学,才发现孩子的行为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通的表现,这和孩子的成长是分不开的。

《欢乐家长群》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育儿的真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天下家长不可错过的育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