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完了李滄東的所有代表作,密陽是最後一部,看完後我更加理解為什麼李滄東被稱為“作家導演”,他的影片都是娓娓道來,結尾總是點到為止,留下懸念。

密陽能剖析的點太多了,“光”作為貫穿電影的線索在影片多處被暗喻——影片開頭藍天白雲的晴空萬裡是實寫,也是對密陽的真實寫照;人際交往上,申愛最初是以都市人的姿态打開密陽服裝店女老闆的心房“讓光照進來生意才會好一點”;以及最後申愛剪發時通過鏡子照亮了自己的臉龐,好像是質問又好像是回避,她最後有沒有與生活和解,傷痛有沒有可能被時間治愈我們都不得而知。

申愛作為密陽的主人公,她的情感貫穿了整部電影,調動着觀影者的情緒。剛開始帶着兒子來到密陽開啟新的生活,她是想忘卻曾經,把密陽當成自己的桃花源,就這樣安穩幸福地生活下去。自從兒子被殺害後,她的生活就失去了希望,開始變得暴躁、易怒、悲憤,她嘗試通過宗教安撫自己的情緒,在宗教中找到慰藉,但神會像原諒普通人一樣原諒殺害她兒子的兇手,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作為孩子的母親她還沒有接受這個罪犯,為什麼神就可以悅納他?于是她從所謂的“避難所”逃了出來,對神的态度從信任依賴轉向了報複,她想通過各種途徑證明人性的黑暗是神靈無法救贖的,既然這樣,我們也不用去信奉“萬能的”神靈,其實看到這裡,我什麼明白一個道理——能救贖你的隻有你自己,我不同意神學“無用論”,但它也隻是一種信仰,不能将你從深淵中救贖出來,如果想從巨大的傷痛中走出來,首先自己必須認清現實,接受現實,進而通過各種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我始終相信,相比于依靠他人,時間是治愈傷痛的最好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