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可看的電影。以下内容有劇透成分:
1. 這部戲屬于不難看的懸疑片。我起初有點擔心,是不是很容易看破的懸疑片?因為有看到别人的評論。但也不會。雖然很快能鎖定一定是農場一家,但還沒那麼快知道是誰,是逐漸清楚的過程。
這部戲讓我不禁想起我看的上一部懸疑片,印度拍的因果報應,感覺那部更懸疑,更好看。導演可以去看看,學習下。
但這兩部都有家庭倫理的探讨。。
2. 很典型的“扶弟魔”的另一種版本,“犢子魔”。農場主婦,為兒子不顧一切,扭曲三觀,變成惡魔。但或許人性中也存有善良的成分,所以,按照她殺人的經曆,關小偉不是不可能。隻是最後她反而選擇收養成家人,希望一同隐瞞。
那為何不能放過女主呢,因為女主要帶走她的養子。所以她再一次默認她大兒子行兇,甚至她本人也下去行兇。
3. 所有人都是“幫兇”,包括她女兒,關小偉的領養家庭的姐姐,甚至,這個姐姐還喜歡關小偉。
4. 惡魔也有眼淚,比如農場主婦,她會為她兒子哭。比如那個殺人犯,他會為他母親農場婦割耳,下跪,也會哭。比如關小偉殺人,但也有複仇的原因。關小偉起初認為好人和壞人很難區分。但他嘗試向好人求助,但好人最終沒法幫助到他,最後他變成惡魔。他本可以直接報警,因為他知道一切,也知道是誰,但這時他還把收養他的家庭當成家人。他選擇被動背叛家庭,透露信息,但不願意做這個主動的人。這個農場的姐姐,即使作為幫兇,她也會對關小偉說,拿走這次貨物你的部分,剩下再拿回來,家裡要用錢,對關小偉有一份寬松。也會傻傻的認為,關小偉不會傷害她,報複這個殺了他愛人的,他的領養家庭家庭,而盛裝出去,并苦等至給他傷人的機會。
所以說,愛家庭,護犢子,是不論好人壞人的動物本能。但是,壞人壞在是非不分,助纣為虐,一味溺愛包庇,無下限無條件,不考慮什麼是對她孩子最好的,或者長期來說最好的。結果,愛子變害子。就好像最近新聞報道的,某某公衆人士的孩子罔顧法律,家長道歉,但更多是希望别人放過她孩子,或許除了放過,更多她需要考慮如何教育。因為這才是為了她孩子長遠來說是好的。必須讓孩子知法守禮,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存有對他人的敬畏與尊重,這樣能防範于未然,避免有一天,她孩子遇到一個連她都無法面對的存在的時候,才後悔。
所以說,教育很重要。知分寸,同時抱有同理心,尊重他人,求同存異,做好自己。
5. 不要傷天害理,不要惡意傷害。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護犢子”不等于≠“我愛你”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