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效應
照例先上圖,《蝴蝶效應》,2004年上映,豆瓣常年9分以上的評分。
電影主旨回應“如果當初........”,給人們後悔藥效果。
男主伊萬從小就有短暫的失憶症,
第一次失憶是不知道自己畫了幅驚悚畫,
第二次失憶是不知道為何拿把刀,
第三次失憶是在凱麗爸爸帶他們進地下室,
第四失憶是他們一群小夥伴玩炸藥,
第五次失憶是湯米虐殺小狗時,
每一次失憶其實都是成年伊萬穿越回小時候去阻止不好的事情,拯救他人命運;
穿越從最開始躍躍欲試,到中間的輕松竊喜,以為擁有上帝般改變命運的力量,
直到最後醒悟,他無力改變生活的苦難,總要有人出來承擔,
命運無常,一式兩面,明暗交織。
其實整部電影始終要拯救是凱麗和湯米,而他們兩姐弟的悲劇來源于他們的父親。
是不是如果凱麗的父親正常些,沒有 L T癖,私生活沒那麼混亂,
大家的命運也許都不盡相同,可以幸福平常的生活着呢?
合格的父母,是孩子們的大幸,
如果不合格還不自知的父母,是不是對小孩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如果一個小孩出現問題,
是否他的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部電影,我看到兩個主題:一是人生無常,苦難守恒定律;二是父母沒有上崗證,遇到爛 F M 盡量早點遠離,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