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 鎂光燈 照不到 也沒關系。

當完美隻剩沉重的歎息

隻有我 懂你。”

我隻是在幻想一個人,她能懂得我陪伴我保護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同樣學過十幾年專業,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承受的痛苦遠遠超過收獲的喜悅,所以看到結尾江甯拉着鐘靈一起滑冰時讓我淚流滿面。

我是從幼兒園開始學跳舞的女孩,那不是我的愛好,我也從不認為我有天賦。明明應該早早放棄才對,但或許是沉沒成本效應和太多外界因素讓我從幼兒園跳到了高中結束。電影中鐘靈問江甯為什麼要堅持滑冰?你真的享受滑冰嗎?江甯的答案是因為從小滑到大,所以滑冰變成一種習慣。不能說喜歡或者不喜歡,但也為那一點收獲的時刻而喜悅和感動。而舞蹈對于十七歲之前的我來說一直也是這樣,我無數次痛苦于壓腿和各種技巧,我無數次做不好,也無數次在心裡想要做到最好,想要被聚光燈真正照亮。我想站在第一排中間而不是第三排最邊上。

可在一次次打壓和否定面前我早已無能為力,我在訓練時把手指撕到流血不止,沒有人知道,那時也不過十歲出頭的年紀。于是我開始想象,以此緩解痛苦也以此來找到意義。煎熬的訓練日裡每一遍跳劇目之前我都會想象有一個重要的人站在排練廳前笑着看向我,也許是家人,也許是朋友,也可能是我擁有特别感情的人。當我這樣想象後,盡管站在角落裡我都能笑着以最好的狀态跳完五分鐘的舞蹈。直到升到高中舞團,我也依然這樣想象着。

現在想想,也許站在我面前鼓勵我的那個人,就是我自己吧。當一部分我找不到意義的時候,另一部分我卻能笑着看向我,什麼都不用說,隻是看着我跳到音樂結束。謝謝這個我的出現,那些以昏暗色調為底色的日子裡還能有這樣零星的幸福存在,我們也在互相注視着對方,就像江甯和鐘靈能牽着手完成一套最完美的動作,得不到第一也沒關系。

花漾少女,花樣少女,沒關系,我懂得你。

(很久沒有在影院看商業片哭得這麼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