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一些事儿与观点。基于本片叙事质地十分细腻,隔着屏幕仿佛也能体会到角色的感受和细碎的想法,同时也没有过多隐藏在剧情背后的观念,因此解析起来相对容易。
有些影评,纠结于评判男女主谁对谁错的问题,但我以为这不是影片想要侧重的,也不该是用心观影的人需要纠结的。因为这段关系本身无关对错,分开也只因他们本质上属于性格不合、观念不同的人。
表面上,男女主角爱好相投,热恋时有说不完的话,这样的情感基础,恐怕大多数夫妻即使在热恋期也未必拥有。那他们又为何分开?简单来说,男主更务实,是现代婚姻观的忠实拥护者,认为热恋终会过去,柴米油盐才是开始——这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念,也再正常不过。女主则稍显理想主义,但她并非指望热恋永驻。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她只是难以接受传统爱情观在热恋前后带来的落差。电影巧妙地借助他们曾经的共同爱好——漫画、文学、Switch、电影等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这一段情节来细腻呈现出关系的褪色与冷却。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成熟,是长大的表现。其实未必。传统爱情观符合大多数人,也经得起时间考验,但它不该成为所有人必须遵循的准则。柴米油盐,对有些人来说是爱情的开始,对另一些人却只是生活的开始、爱情的终结。如果夫妻对于这一观念认知相合,便是一大幸事。而于女主而言,她其实很清楚青春的热恋不可能永远持续,只是相信成熟的人也有成熟的爱情方式,而不是片中所谓的“降低标准”。有了爱情基础,再逐步找到成熟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值得托付一生、追寻幸福的准则。
太多人放弃了情投意合而是选择更易于、更利于生活的关系维系方式,这是压力所迫,再正常不过。而世界却也需要像女主这样略带偏执、心怀理想的人,去执着地追求幸福。
还有想说的,是即便在生活压力较小的发达国家,繁忙的工作也常使人不知不觉放弃了那些支撑精神世界的爱好,更何况其他国家普通人的处境?真正能够追求到爱情、甚至生活幸福的人,又能有多少?
尽管结局如此,男女主的相遇相识依然美好。和平分手,更是最好的收尾。哪怕再度相遇时只是像陌生人那样招招手,却仍情不自禁地说出:“谢谢你,希望你以后都好。”
最后真心祝愿人们都能生活安稳幸福,也希望愿意追求爱情持久的人们,能让花束的保质期无限延长。
《花束般的恋爱》中的现代爱情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悲剧电影的内核——黑暗时代下那些坚强的生命
最近认识了一个网友,他向我推荐了几部华语老电影,这也成了我喜欢上老电影的开端。那么,第一篇影评就写给《无言的山丘》吧。 电影的名字起得好,“山丘”是具象的地理空间,“无言”是被压制的声音。无言的山丘即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殖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