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就會想起,你常跟我說:你老了。我很想和他說∶我覺得我也老了。”

我也總喜歡和别人說我老了,似乎老了就意味着什麼都知道了,意味着成熟穩重,意味着喪失了新鮮感,意味着我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舒适圈裡而不用聽他人的教誨,但是事與願違,同一天不會過兩遍,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我總是在過着一生中不會再有第二次的一天,明明很有把握的事,可能過了這一天便什麼都不剩,我每天都在冒險。那我為什麼要害怕做從來沒做過的事情?我就是這樣矛盾,就像電影裡說的,我無法看到自己的後腦,所以我看事情隻能看到一半,而另一半就需要别的東西來告訴我。
比起錯落有緻的五官,後腦勺似乎平淡無奇缺乏美感,我們用種類繁多的化妝品來修飾正臉,而對于後腦勺卻總是一筆帶過,但後腦勺似乎才是生活的本質,《一一》好像讓我看到了後腦勺,越接近本質的東西似乎越簡潔,越簡潔的道理似乎又越難以表達。
看完《一一》雖有些觸動,但我并沒有完全看懂,我覺得這是一種幸運,至少說明我沒有那麼老。但更幸運的是那些看不下去,或者無感的人,他們的生活很充實,充滿激情,至少他們不會“無聊”到坐在那裡去看三個小時平平無奇的“後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