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了很長時間要不要去看,因為怕自己情緒上受不了,看了無數次預告片和别人的讨論,想看又不敢,越是知道這段曆史,就越怕面對。就像眼睜睜看着國破家亡,無能為力的悲傷,不知如何是好。
但鼓起勇氣走進影廳後,我覺得我來對了。我是從開場戰争場景出現,就忍不住落淚,因為帶着預期,看到革命烈士,情緒就控制不住了。但5分鐘後慢慢就沉靜下來了,因為導演拍的很克制,一步步,一句句,從戰争場景,開始轉到在這個場景下努力活着平民老百姓,普通的中國人和中國家庭。
這個組合很特别,一個郵差,一個翻譯,一個戲子,一個逃兵,一家照相館和裡面的一家四口。每個人在日軍占領的時間裡,都在努力的想辦法活下來,你開始通過他們的眼睛看這個世界。
片子娓娓道來,就像一個溫柔的引導者,當我們僅靠想象,會覺得這是煉獄,如何還能活下來,但當我們作為一個微小的個體,成為當事人,其實就是活一天是一天,隻要還有飯吃,還沒死,那就是新的一天。
電影拍的最好的,就是這種沉浸感,你仿佛真的成了這個環境中的一員,隻要還能活下去,就不是最糟糕的,慢慢變得麻木,變得異體化,這種觀影體驗是很神奇的,開始有一種隻要還活着就是希望,沒有那麼多悲傷,而是活着的慶幸。
直到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你居然還有情感波動,有些人,有些事,比你自己更重要,你開始覺得活不活開始變得無所謂,隻要這些人,這些事還存在,還能延續,自己可以死,那種巨大的情感沖擊才又回來。
這裡片子處理的也很好,沒有一個人在莫名其妙的喊口号,每個人的情感爆發都是因為一些非常個人化,生活化的事。所以這裡的共情也非常自然,不是我很高尚,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當某些事情激活你的感情,尊嚴,憤怒和希望,之前所有的情緒隔離,再也無法掩蓋底下岩漿般翻滾的情感。
因為不想劇透,所以說的很籠統,但這種情緒流的體驗,是很神奇的。就像一個遭受了巨大心理創傷的人,一個異化的人,不斷地壓抑麻木,在某一刻,掙脫所有的束縛和枷鎖,作為一個人,開始怒吼和爆發。
雖然我确實如預料般哭的稀裡嘩啦,但我在這個時候才重新回到一個人的感覺,和故事中的所有人一起,不再壓抑,不再麻木,不再退縮。
神奇的是,這種感覺反而讓我覺得是療愈的。面對着無法回避的巨大民族創傷,逃避和壓抑是沒有用的,當我有勇氣去面對,和故事當中的人物一起,走一遍這段曆史,重新面對那個黑暗的時刻,這本身對我就是一場療愈。當我走出影廳的時候,我真的很高興我能來看這部電影。
真心推薦所有和我一樣因為害怕受不了,糾結要不要看的觀衆,放心去看,這部電影拍的很好,直面之後會給人帶來療愈和勇氣。
——————
後記
影院出來,看到市民廣場上,大家納涼,孩子玩耍,嬉笑陣陣,遠處高樓林立,燈光閃爍,恍如隔世。
總說中國人拼了命地往前趕,如果知道我們的曆史,知道曾經的煉獄,就會感歎,勿忘國恥,吾輩自強,落後就是國破家亡,已經深深刻入我們的骨血。
所以挺好的,日本右翼現在還是那麼瘋狂,否認侵華戰争,供奉神廁,時刻提醒着我們,幾千萬人的血債還沒平呢。
回家路上一直輕輕哼着,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和我一樣害怕自己受不了,而不敢去看的觀衆,可以放心去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最後,又是那個降智被救贖的女主
套着複仇的殼子,内核是傳統小言,最古早的晉江虐文和重生文的套路。其實這沒什麼,拍得好就成,所以一開始追劇還是很愉快的。但為什麼女主要不停降智,直到最後一集蠢到極緻?尤其和女配比起來,對照看簡直不忍直視,會讓人懷疑她為什麼是女主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