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第五共和國之前我粗略的了解過中國政治思想史中的“外儒内法”的思想體系,在法家中突出為“兩面三刀”:善惡,勢、術、法。我一直都沒太清晰的理解什麼是“勢”,作為一個帝王,為何成為帝王廣大百姓就臣服于他,信服于他。在看過第五共和國後,我才明白所謂的“勢”其實可以對應于“意識形态”,或者說“大義”,在五共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軍隊背景政府的“威權政治”與民主派的“自由民主”相對立,在基本的物質生活被滿足後,人們很自然的向往自由和開放。意識形态确實是一把利劍,不用手段和規則,僅僅通過宣傳理論思想就能讓人為之折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宗教”,通過描繪目前來看虛無缥缈的目标,也通過一系列“儀式”迎合當時代人們内心的某種需求,其本質是從人性出發(生存、繁衍),也即:“人不為(作為,做好自己)己,天誅地滅”,“非我族類,其心必誅”。
說回“五共”,可以說貢獻了諸多名場面,一方面得益于戲劇改編現實的沖突,另一方面可以說是字幕組聯系實際實踐的成果。“五共“作為一個軍政府的延續,小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上台,為什麼要一個軍人出身且毫無執政經驗的非民選總統上台。小将給出的理由是,國内政治混亂,他不得不接手,這也是他動不動就打”北方牌“的原因(其實很多韓國總統都打),但度過混亂期後,他執政的理由就站不住腳了。他不得不采取更加嚴厲的統治措施,以至于”光州事件“的發生,誠然這裡有南韓自古以來的地方沖突和其他因素。
相比世界上其他美國籠罩下的國家,南韓是極其特殊的,特殊于美國的駐軍導緻無論這個國家什麼意識形态的政府上台必然是與北邊對立的,是的立場的必須對立的,态度是可以緩和的。這樣,美國隻需要南韓保持一個穩定的政府,無論這個政府是什麼樣的。要是放在其他國家,什麼泳三,大中早就成為太平洋的魚食了。既然無法消滅,那能否拉攏他們呢,顯然是不行,因為他們立足的基礎就是反對軍政府,反對軍人掌權,這與小将上台的基本盤相悖。
在小将集團内部,沿用“黃金三原則“進行了一波”軍轉民“,這些人有兩個問題:一是經曆背景集中于軍隊和前任政府,在軍隊可以論資排輩的混上去,但是在政府就很難了,二是他們沒有相應的執政經驗,隻能沿用軍隊的策略,采用強硬手段,沒有成熟政客的”3B原則“,甚至可以說在劇中除了盧信永和金在益你看不到突出的非軍隊出身的官員。小将既然一直誇獎自己的經濟工作,說明蛋糕還是變大了,隻是分蛋糕的還是那群人,不止泳三、大中,其他派系同樣眼紅,而小将無法吸納新人進入派系or本身派系排斥進而導緻自身派系的孤立,甚至在”軍轉民“之後,對軍隊的掌握進一步削弱,軍隊本身也在伺機而動,思考自己是否能”黃袍加身“,或者與在野黨搞好關系抽身出去守好自身基本盤避免被清算。
說回小将本人,相比泳三,大中,他一方面缺少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他沒有過于傳奇的經曆(比如入獄,戰場受傷,内部被打壓)他的能力來源于政治投機(有個好嶽父和陸軍士官學校的履曆)。天然在直選中落後在野黨,又趕上社會變革期,大趨勢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自由,小将能夠犧牲自己為老盧鋪墊已經仁至義盡了,但這也是給你埋雷(必然被清算,隻是程度多少),還不如跟在野黨做交易,特赦後去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