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第二部就夠爛的了,沒想到第三部更爛。

是誰給這部電影做的世界觀?怎麼過審的?我們國家一直在強調“槍杆子裡面出政權”,“落後就要挨打”,“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和平是靠先輩們抛頭顱灑熱血換回來的,不是小孩子如同兒戲一般自己跑出來的。朝鮮民族想要和平,美國人蘇聯人給嗎?我們為什麼要這場仗,是為了維護其他國家和平的嗎?不是吧。

第三部陳飛宇的孫醒完全沒有作用,因為和彭昱暢的角色重複了。嚴重懷疑彭昱暢的角色是補拍時加進去的。

過多筆墨描繪宋佳身上的細節,矯情,沒情硬是煽情。

張子楓,面癱演技,撐不起全片叙事。電影最後落腳點竟然是“回家”,我真是服了。拍了一個系列最後得出一個回家的主題,所謂國際大導演的格局就這麼一點點?

說是邊打邊談,最高層隻表現到李克農。決定談判走向的教員哪裡去了?杜魯門哪去了?斯大林哪去了?我們大多數觀衆都是為了接受教育,學習曆史來看的電影,結果陳凱歌導演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堆虛構角色和膚淺無聊的劇情。

對陳導徹底祛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