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劇充滿了對男性的刻闆印象,經常性地對男性進行肆意貶低、侮辱、意y與污名化,再好的台詞設計和演員表現也顯得可有可無。

縱觀此“女權”劇集的男性角色,其中包括且不限于:
1.小學生福田,全劇最唐代表
2.市政府辱罵員工男市民2位
3.藥店不耐煩男市民1位
4.已婚外遇、不會自己開門藥店前輩
5.辱罵學生男老師金剛
6.電車猥亵女生的男市政府官員
7.機場2周目“時空穿梭者”裝逼男
8.甲亢外遇飛行員機長
9.随意修改劇情男編劇2位
10.大鬧成人禮非主流男生(被女主團鞭屍5次)……

整部劇也不過10集,基本上每一集都存在這種明顯不符合現實社會邏輯,由編劇精心、刻意虛構出來的,專門作為靶子的男性角色,目的是為了樹立女性“自我意識覺醒”這隻箭的攻擊目标。
隻可惜這樣隻能是虛空打靶,顯得劇情裡女性看似“大女子”的反擊(罵出軌對象)變得矯揉造作,如同互相扯頭發一般令人發笑。

要我說編劇也是辛苦,能虛構出這麼多形形色色的逆天男性也是沒誰了,是有多狠男性我請問?很難想象她在現實生活中每天接觸到的都是什麼人,一想到這個就覺得編劇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