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憫鴻應該是最具争議的角色,一路跟下來,作、一根筋、小慫包、不懂人情世故之類的雲雲一直都有;也有“人人讨厭何憫鴻,人人都是何憫鴻”的聲音,對于這個角色的評價我也屬于比較掙紮的狀态,可憐&可恨,善良&自私,定義ta人&看見别人的優點,大概就是追了一季下來對這個人物的評價,可以說極其割裂又極其統一着,直到前段時間聽到一句話“沒有人是不割裂的”算是徹底理解了這個人物,尤其是看到她的家庭環境後更加能明白“軸”如何而來。沒有經曆過社會毒打的小孩,家庭幸福、環境簡單,可以說是一支溫室裡的花朵被扔進了社會的大染缸。

...

同樣經曆職場和生活的種種洗禮,餘初晖會說生活本來這樣,但她卻說“明明是人心叵測,卻将一切推給生活”。看似不合群的一句os,堪比靈魂拷問直中靶心~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将懂得人情世故看做是對,将能看懂人心和行為看做是令人欽佩的能力,很多人都覺得何憫鴻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做錯了,好像又說不出到底錯在哪裡。所謂“正确”的處世規則又是什麼?我自己的答案都很模糊,或許是我們都已浸泡在社會的大染缸中太久太久,久到我們已經默認“人情世故”是職場的必備技能,通透清醒是必要的人生狀态,為了生活低頭才是對的...

具體便如劇中何憫鴻,我們罵她惱她,皆是因為她的一切行動不符合“正常”,可她做了什麼呢?就因為她因為不想傷害宋礫而拒絕上司采訪請求?不能接受公司所作所為觸碰到了自己道德底線因此離職?不想損害作者的名聲而拒絕接受私下和解的錢财發表聲明嗎?她從始至終做錯了什麼呢,在宋礫這件事情上前後的行為、态度、包括在過程中,她隻是沒有按照社會既定的人情世故路線去處理事情,而是做了遵從本心的選擇而已。過程中她沒有傷害任何人,反而是真誠的人丢了工作,被更多的人所不理解。

當何憫鴻遭受負面雲雲時,我才意識到,我們已經被一些我們所厭棄的“法則”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已經默許自己遊蕩在被壓迫成習慣的世界裡,需要從劇中尋找共鳴感和認同感?何憫鴻這個角色在第四季前期出彩的一點就是她繞而行之的行事方式——在法律到道德的底線之上,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人們經常自我調侃,将工作的自己稱之為“社畜”,自嘲像工作就想一頭老牛在任人驅使前行,默認了收斂鋒芒,學會了妥協才能雙赢,對自己前途一切不利的因素都不敢主動觸碰,可這真的是我們小時候想要變成的模樣嗎?誰又會去強烈反對桃花源的生活不是自己的追求呢?

善良從來都沒有錯,不以惡意去揣度别人才是生活的本質初心。在諷刺批判她人單純、沒有經過社會毒打之前,首先思考究竟是環境影響了人的評判标準還是人已經習慣被壓迫的社會大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