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的結尾感言,貼上來:國色從1月拍到7月,又從1月開播到7月最終完結,今年是李現楊紫的第15年,韓商言佟年的第7年,何惟芳蔣長揚的第3年,時間從來沒有意義,但每一個節點的陪伴是最具像化的參照物。
好幸運也很幸福,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陪伴他們走過一小段的人生。
這次,有幸窺見開元盛世伊始,一覽芳華遍野,從芳揚的故事裡。
國色和錦繡雖然戲分兩折,但依舊精彩紛呈,讓人感到酣暢淋漓,很符合唐朝小說的文體特征,這是一篇唐傳奇,這朵牡丹從如花在野到甯折不屈,再到從赤焰和鮮血中涅槃,耀目霄宸,最後随着大唐那一陣肆意昂揚的治世風飄入萬千百姓家。
傳奇跌宕起伏牽動人心,但更加打動我的永遠是劇中的細節和全體演職人員的用心,是随景而換的裙钗霓裳,是泛舟江河的一脈斜陽,是酒壺補全的月亮……這些精心呈現的一物一景一詞一句,讓我在一千多年後的某一天的光影裡和塑造我們文脈很重要的一個時期有了勾連和感應,每次切遠景或者展現長安熱鬧非凡的街景時,我總是驚喜又感慨,原來這就是李白詩裡的大唐啊,原來這樣好的春晖和素影也曾照耀着潑墨揮毫的文人墨客、捐軀赴國難的江湖義士和一對給我帶來無數感動和美好的檀郎謝女,感謝江河奔流千載不息,讓我有了感知這瑰麗文化的能力。
這部劇雖然講了一段戲折子裡的佳話,但對現實的剖白不弱半分,我從中學會到了很多。大唐女性的千般人生姿态裡,互助和成長永遠譜響主旋律;千百年來無數個先驅者挺身而出的身影中,從來不缺勇氣與毅力的英雄贊歌。而每一個平凡的小角色,在時代的洪流之下,不乏與世偃仰、随風而靡之輩,但總有一些人努力在這個世界上響遏行雲留下一些聲音。我為之動容,也希望對大唐的驚鴻回望能夠穿射現實,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聲響與力量。
最後說一說這部劇最先吸引我的和支撐我看完的地方,其實是愛,是劇中人物細膩溫柔的愛意。曾經何惟芳和蔣長揚的世界天地廣闊、山迢水遠,但注定了心中的某一個角落隻能一個人形單影隻,與明月相伴度過這寂寂長夜,但繁花織就的愛意在相遇的瞬間便肆意生長,讓他們不再懼怕前行,願意去相信,相信遇見本身就是一場奇迹。感謝你們,一直在讓我看見愛最美好的樣子,并非面目全非才好看,而是無私,是永恒,是我看見你。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何言相遇易,此歡信可珍。劇裡吟誦的詩,就此做結。
有幸與諸君共赴芳華,我們來日芳長,後會有期。
祝願國色芳華錦繡芳華芳名遠揚,祝海清河晏,盛世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