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電影,看的是電影裡那與記憶裡相差不大的生活場景,人與事都讓人分外懷念。

第二遍看電影,看的是小周與李默。小周是一些人的縮影,他們渴望新鮮的事,渴望去往新的環境,卻隻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重複的生活和工作中繼續重複。李默雖然有些腼腆甚至是有那麼點傻乎乎(他以為小周進去是因為他的電影票的來源問題),但是他卻可以勇敢地走出去,看嘉峪關,看麥田。有人說他回來是代表着理想還是要屈服于現實,我卻覺得他回來隻是回來,如果是屈服于現實,他不會給晨哥看他的詩。我倒是覺得有點像是那隻旅遊的蛙,給他的朋友分享他出去看到的風景,認識的人,經曆的事。

我感覺小周和李默都是内心與外表很不符的人。小周外表很開朗看起來是那種很有行動力的人,但是她的内心卻又太多無法打破的束縛。而李默外表看起來很腼腆,從他在傳達室外的那段表現,真的很難想象他會離開自己的生活去了那麼多地方(可是看到他的穿着和他的面容,那種滄桑感又很符合旅人的形象)。他的内心卻很強大也很敢于行動。

第三遍看的是小周和李默之間的那種似有若無的暧昧。小周猶猶豫豫地坐到李默的後排,目光注視着李默,而李默對于身邊同來的人說小周是“我的朋友”。然後電影就這麼結束了,把我的遐想也無限地放大了,那種被勾起來的小心思真的把我的情緒調的足足的。

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我的朋友》。我也會看第四遍第五遍……相信每一遍我都會有不同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