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強調,含有一部分主要線索的劇透,注重劇情保密的豆友請慎入】

每看一部鄭麗媛的劇,都會懷念一遍金三順裡面的熙珍。很難不感慨整容過度給她帶來的容貌遺憾。不過欣慰的是,她的選劇眼光貌似整體還不錯。這部劇尤其讓人驚喜。男女之間的互動并不留俗。在處理案情的間隙,借助對正義的讨論彼此接近,這種言之有物的推拉獨有一種魅力。

在我看來,這部劇更主要的優點是主線劇情。上上周看到李東必失憶,上周看到水瓶上的電話号碼,我就已經有了一種預感。這周正式曝光餃子店老闆和李東必作案,讓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這是韓(劇)版的《記憶碎片》呐?!想必當時劇方捂着這個鮮明的噱頭,多半是為了不劇透吧。

諾蘭電影的商業價值毋庸置疑,但是我向來不太看好它的藝術魅力。因為其中壓根沒看到多少深刻寫實的叙述和思考,不過是一些手法和概念的堆砌。毫不誇張地說,他的每部片子都顯得機械、生硬,也因此粗假大空。典型的美式商業片而已。

記憶碎片并不是例外。記得我也是點開了兩三遍,為豆瓣上的如潮好評感到好奇才耐性子看完的。沒想到看完之後不出意外挺失望。作為爆米花(院線)電影,這種穿插的模式的确很勾人,的确會讓人有掏錢買票的欲望,甚至可能要看兩遍才能縷清主體劇情。這是它作為一部院線商業電影的魅力。

但《記憶碎片》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如果把它刻意虛張聲勢的亂序拍攝手法屏蔽掉,僅看主體劇情,就會發現其中其實完全沒有起承轉合。整個看下來就是幾個不太善良的人做了幾件不正義的事。有誰悔過了嗎?不知道。有誰更加邪惡了嗎?也不知道。正義伸張了嗎?不知道。邪惡泛濫了嗎?還是不知道。失憶是活下去的良藥嗎?貌似并不沒說。記憶是存在的根基嗎?貌似也沒說。

整部片看下來,完全可以用不知所雲來形容。為了把所有的問題留給觀衆思考,這絕對不是為他平反的借口。一部作品,隻有在它回答了部分問題之後,會讓你思考剩下的。但如果任何問題都沒回答,那就隻能相當于啥都沒說了。整部電影都是流水賬一樣的講述,沒有任何中心思想,結果就是故事講得和名字一樣稀碎。更不用提其中摻雜了無數bug,完全經不住仔細琢磨。

反觀韓版的處理,就明顯高明了很多。我覺得其中最為巧妙的一點就是,餃子店老闆雖然同樣是借刀殺人,但是他有了一個“正義”的動機--為親人複仇。

這樣一來,故事就從無聊的壞人幹壞事,變成了一個正義的人,用邪惡的方式,利用一個曾經邪惡、但如今因為失憶變得人畜無害的仇家,去找其他邪惡仇家,為無辜的受害者複仇的故事。

整個故事中,并沒有一個完全正義的人。

女主,在愚蠢無知地包庇一個殺害親人的惡人。她曾是一條權勢的走狗,隻有在男主的啟發下才逐漸良心發現。

男主,雖然作為律師受人愛戴,但他作為受害者的家屬,有意識地包庇殺人犯,隻因為這個殺人犯是他的親人,和他有一樣的冤屈。

餃子店老闆,操控他人,慫恿犯罪,幹着最惡毒的事,卻因為他受害者的身份,讓人覺得心疼甚至愧疚。

張議員,作惡無數,連親女兒都疏于管教。但他也會在父親死後就出發自内心的眼淚。

他的父親張會長同樣作惡無數,甚至導緻了女主奶奶的死亡。但他偏偏又是那個支撐着少年女主的成長和生活的人。

最諷刺的是李東必。他接着報仇之名,殺了一個又一個假李東必。曾經綁上他人的雙手雙腳,如今反被綁架了自己的全部人格與尊嚴。

看到現在,主題已經明晰:正義雖然還是存在的,但是它是那樣難以實現,甚至教人無奈到變身惡魔。而邪惡之人也并非天生,他在良善之人身邊,也能變得有禮有節。

《記憶碎片》沒能回答的問題,《争鋒相辯》裡有了一些答案:

最後,會有人後悔嗎?當然所有的人都會悔不當初。李東必後悔作為刑警動用私刑,幾名功成名就者會後悔曾經無惡不作,餃子店老闆和男主會後悔沒有能力保護好親人,又隻能在沒有能力的前提下出此下策報仇雪恨。

最後,正義伸張了嗎?男女主在複雜的糾葛面前,很難做到不左右搖擺。但是,善良的底色,是他們為正義付出的保證。

隻有描繪了這些基本項,作品才會催生出對一系列問題的反思。比如,如果正義無法用正義獲得,那麼邪惡是不是能夠被原諒?當記憶成為負擔,失憶可以作為贖罪的良藥嗎?

這些沒給出答案的問題,催人深省其身,從而對邪惡退避三舍。

----------

最後,總結一下上面滲透的,個人的一些猜測:

1. 兇手是李東必自己,而餃子店老闆則是操控他殺人的人。失憶并沒有讓他忘記他身體的“絕活”--水刑。這個系列同樣讓人覺得諷刺:當年那些旁觀者助纣為虐、息事甯人,導緻衆多受害者因暴力審問受害卻無處申冤;如今他們個個混得風生水起,等到他們被同樣對待時,調查的刑警們由于毫不知情,破案竟然毫無頭緒。

2. 男主報案挺明顯是為了讓案件偵破走上正軌。他在第一次被拘留的時候産生了疑惑。而當他在張會長家見到姐夫(餃子店老闆)時,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幫助姐夫整理過膠帶,所以上面有他的指紋。不過他此時的想法應該也有一些誤解,他大概誤以為姐夫是親自動手的。不知他會不會因此想要為他頂罪。雖然男主光環應該能保證他頂罪一定會失敗。

3. 姐姐大概死于(群體?)性侵相關的案件,而且加害方很可能就包括那個試圖性侵女主的會長和張議員。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男主看到女主遇難激動地直接要動手。不知道會不會是因為姐姐被性侵後,餃子店老闆作為丈夫反而被懷疑,被動用水刑,徹底鋪開這場冤仇。

4. 看到李然的回憶,裡面有女主奶奶被推下樓頭部流血的場景。這應該隻能是張會長的手筆了吧?李然應該就是因為被迫隐瞞這個事實才出現了精神問題。女主得知真相之前,應該會盡力維護這個實際上的仇人。而她幡然醒悟、聯手男主的動機,大概就是因為事後得知了這個真相。最後自然也會原諒自己的父親,重新擺脫孤兒的身份。

總之,到目前(第8集)為止,所有人物的動機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作為懸疑劇值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