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了《南京照相館》,快結束時才發現,今天剛好是抗戰勝利80周年的日子,領導不愧是領導,連觀影日期都安排的這麼有深意。

電影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台詞中多次出現的兩個名詞:“漢奸”和“朋友”。我想圍繞這兩個詞談談觀後感。

教員曾經說過“中日之間隻有兩個敵人:中國的漢奸和日本軍國主義”。而這部電影剛好都拍出來了。

一、誰是漢奸?

判斷是不是漢奸,怎麼都繞不開這個标準:立場。

電影前半部分,各個角色都是迫于武力,為了保命才給日本人服務,暫時看不出誰是漢奸。

但是到了後半部分,翻譯官王傳君和演員高葉的對話,暴露了他的立場已經站到了日本人那邊,因為他不相信中國人會赢。

而其他角色的立場,從來都是中國這邊,從内心深處從未向日本人屈服過,始終相信我們最後一定會勝利。

...

二、中日有可能成為朋友嗎?

不能。原因就在于教員說的第二個敵人:軍國主義。

軍國主義是一種極端化的國家意志,一種将國家機器徹底軍事化、奉行對外侵略擴張的文化毒瘤。

在軍國主義的邏輯裡,人不再是目的,而是實現“帝國偉業”的手段和燃料。“人”的概念被消解,隻剩下士兵、資源、征服對象。

電影中日本士兵從開始不敢殺人到後面以殺人為樂,就能看出軍國主義為人的異化。

當一部國家機器被軍國主義徹底綁架,它便喪失了以“人”的平等、尊重、情感為基礎建立“朋友”關系的可能。

因此,軍國主義本身,就是友誼與人性的天敵。

電影裡看到“仁智禮儀信”的書法真是諷刺。文化上看,日本趴在我們家門口,被我們投喂了兩千多年,到頭來還是像野生的狼一般,怎麼養都喂不熟。而野狼,不同于家狗的明顯區分點就是:軍國主義

...

其實,想要成為“朋友”也不是不可能,兩千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把野狼馴服成為家狗的唯一方式,就是殺了它,扔到畜生道裡輪回投胎,下輩子做一隻好狗。

下為日本戰犯處決現場照片

(谷壽夫、中軍吉、野田毅、向井敏明松本潔)

...
...
...

結語

想起教員那句通俗的話:“落後就要挨打”。

中國之于日本,強大了就是主人,落後了就是魚肉。

生在種花家,不管國家是落後還是強大,我們始終相信,我們一定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