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有郭京飛在的劇,即使非常嚴肅,也總是想笑一笑。

《黃雀》一播出,就有種上頭的味道。雙時間線叙事,兩地合作辦案,多個偷摸團夥犯案,鬥智鬥勇,鬥笑鬥狠。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從劇名就可以看出是狠角色的相互較量,最後肯定是“黃雀”警察勝出。

不過劇集的重點表達應該不是哪一方更厲害,而是真實反應那個年代的“人情世故”——盜亦有盜,有規矩,成方圓,但是偷盜還是不對的,人性是複雜的,生活還是要有正确的出路。

不神化偷盜者,也不完美抓捕人。從生活、人性的角度去反映不同時代下不同人的考量路該怎麼走。

1994的時間線主要是回憶郭鵬飛(郭京飛扮演)的成材路,還有他老婆失蹤的事件展開。

個人覺得這條線主打的是警務人員的情感牌,有一絲英雄背後末路的意味。

...

2004年的郭鵬飛已是反扒專家,辦案思路活絡,方法精湛。但是他的身體素質一般,換過肝,有頭暈眨眼的毛病。

郭鵬飛在老婆失蹤後被調到荔城工作,應該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擴大範圍找失蹤的老婆。這條線可能還會牽扯出更大的犯罪團夥,與現在辦的小偷小摸事件有關聯。

從劇後的采訪可以看到,郭鵬飛應該和秦岚扮演的黎小蓮有情感戲,老婆的失蹤可能隻是一個觸發點。但是警察與小偷,注定挂着悲劇色彩。

2004年的這條線主要是展開“黃雀”與“螳螂”的較量。

“螳螂”扒手團夥出場的目前至少有三四波。其中以黎小蓮、祖峰為首的團夥比較有個性,偷盜思維更有思維邏輯,選擇目标很有耐心。誠如郭京飛所講,祖峰把偷首都演出了文雅高知的感覺,很是厲害。

...

這一部分我覺得是全方面呈現那個時代的各種偷盜亂象,還有監控沒有普及時基層辦案人員的靈活、艱苦和“貓與老鼠”之間的較量。

目前看完六集,節奏緊湊,雙線叙述有張有馳,相互映射,很有意思。

聚集了一大批實力派演員,演技真實自然;劇本子設計很接地氣,全方位展現出偷竊的各種“手法”,讓人警醒!警察們的觀察法、事件還原法等抓捕手法也很帶感。

估計後期會分别從偷、警兩方面展開叙述彼時人們生活的重難點。“沒有人是完美作案者,亦沒有人是命運真正的赢家。”

...

PS:想起自己被偷的幾件陳年往事,還有和小偷對峙過的場面。如果有興趣,可以多點贊,我下篇寫個「與小偷鬥勇的真實回憶」~

圖/源于網絡,侵删緻歉

于25.3.1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