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慢三月。

...

谢谢你,选择成为我的妈妈!!!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和我们真正分享过心跳的人,也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妈妈曾经也是小仙女,心里住着少女公主心,只是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小宝贝。

于是,妈妈就收起了仙女裙和魔法棒,忙于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工作家务来回穿梭。

前些时候看了一部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

她们说剧情很一般,却很好哭。

我只想说:我没有哭,只能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没有掉下来。

...

电影中的母亲季佩珍,和生活中的大部分母亲一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季佩珍是中国大部分妈妈的缩影,和大众标签里的好妈妈一样。

那些“真实感爆炸”的相处日常;那些日常的唠叨、零碎的关心和期待的眼神。都会让人想到自己的母亲。影片中的季佩珍,真实得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母亲。

这部电影以真情换真心。用最朴素的情感往往最真挚,引发最真实的共鸣。

她们说:《关于我妈的一切》剧情很一般,却很好哭。好哭估计在打了一手亲情牌,说真的看电影的时候,我没哭,我看抖音的时候,我哭了。(看的官网的视频)

没有人不为母爱所感动,观众们的感动在于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小时候印象中妈妈是不是很凶,动不动就发火”。

“除了叫你写作业还是叫你写作业”。

“或许在你长大后,妈妈还是强迫着你做不喜欢的事情”。

“小到催起床,大到催工作、催结婚、催生孩子”。

可能这是大多数人眼中最刻板印象的妈妈。

那么,关于妈妈的内心真实世界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

作为一部改编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虽然没有多少新颖的电影情节,但它融入了中国本土家庭元素,都使韩国原版电影《世上最美的离别》中那关于母亲细腻温润的情感,被嫁接到了中国,源于亲情羁绊的共鸣,不经间让人潸然泪下。

这部影片聚焦于“亲情”与“自由”之间的选择,讲述了一位忍着病痛,在生命的倒计时里仍旧为家人操心的母亲。但是她的家人们却都在努力挣脱她的束缚,争吵与和解,束缚与理解,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转折。

宣传片中那句:

“让亲人之间和解”,便是本片灵魂所在。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而这世间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便是亲情。

电影用最普通的视角去演绎最为让人难舍的羁绊。我们会被李焕英那样的妈妈感动,也会为季佩珍这样的妈妈落泪。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有一样的心愿,儿女平安、健康、快乐。

...

我看过后深深感叹,妈妈的爱是那么的无私。电影中真情实感的亲情更是引发了无数观影者的共鸣。

虽然我依旧觉得《你好,李焕英》比这部电影好看,那是因为《你好,李焕英》里面的台词更打动我,虽然两部电影的侧重点都是以“妈妈”为主题,但这一部电影着重的写的是妈妈患病依旧为家庭操持着,但是《你好,李焕英》的着重点是女儿穿越到妈妈的那个年代,想方设法改变历史想要妈妈更幸福。

电影里妈妈“季佩珍”的故事,很多人看完哭湿了口罩。

其中一个片段,更是戳到了很多人心里。

女儿小美大声冲季佩珍发脾气:“你为什么老是爱管我的事?!”

身患癌症的季佩珍,尽量笑着、语气温和地女儿说:

“宝贝啊,妈妈,等不了了……”

世界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这一刻,小美才意识到:

曾经她最烦、自以为最熟悉的那个人,其实一点都不了解。而她对妈妈最大的误会,是以为妈妈永远不会老去,会永远陪在自己身边……

妈妈,是世界上身份最多的人。

她是丈夫的妻子,是婆婆的儿媳,是女儿的妈妈,是弟弟的姐姐。唯一的就是不能做自己,曾经她也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啊。

她要做的事,太多了。

要照顾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婆婆。

别人喂饭婆婆都不吃,只有她哄婆婆才听。

...

要照顾几年前因麻醉师失误受牵连,至今有心理障碍无法拿起手术刀、调到急诊室的医生丈夫。

稀饭烧糊了,坐在厨房旁边当甩手掌柜的丈夫,都意识不到要搭把手关下火。

...

要操心讨厌被她管,工作后逃离青岛,在北京当编导助理的宝贝女儿。

过节女儿临时要回来,她大晚上赶紧做女儿最喜欢吃的腌茄子。

...

要操心嗜赌成性,挥霍掉钱就来找她要,每月贴补依然填不完窟窿的弟弟。

抽空带上大包小包去弟媳家,背着弟弟补贴他们一家的日用。

...

三十多年来,她照顾这一大家子人,却顾不上好好照顾自己。

可她得到了什么呢?

女儿对她爱答不理, “你能不能不要管我,我从小到大最烦你管我”;

丈夫一个电话,就赶去出急诊,在她退休宴会上,屁股还没坐热就匆匆离开;

婆婆每天像小孩一样,把买来的柿子扔得地上、墙上,到处都是;

弟弟因为管他赌博,对她心存怨恨,张口闭口就是要钱,从来都没有一点好脸色。

没有人关心操心这一切的她,到底累不累;

没有人在意她说的身体有点不舒服,究竟有多疼。

可她,云淡风轻、任何人都看不出委屈地吞下了这些苦。

妈妈在时,我们察觉不到有她在的珍贵;等妈妈离去,我们才知道,我们曾被她如何深深爱着。总觉得所有事情都能自己解决。

最烦妈妈插手的女儿:在最后终于绷不住了,对爸爸哭诉——

“我好害怕,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我怎么办呀……”

妈妈,这一辈子,都在为我们活、为我们操心,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好活一次。而往往她却吃力不讨好,被我们烦、被我们忽视。我们总是在忙完一切后才想到妈妈,总是心安理得地想着妈妈会惦记自己,总是忘记把温柔和爱,留给妈妈一份。

...

电影中,特别戳心的一幕是,小美之前最讨厌妈妈一条又一条地发微信;而在妈妈离开后,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微信里妈妈发来的语音。

《请回答1988》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有力量。”

妈妈总是展现自己坚强、乐观的一面。但其实妈妈也会疲倦,也会烦躁。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把温柔和爱,也多给妈妈留一份。

电影最后20分钟,小美翻开老相册回望“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几乎困扰着所有孩子的空白终于有了解答,年轻的季佩珍牵着探测气球跑向远方的模样似乎和小美重叠。在名为“妈妈”的责任感下,那个怀抱梦想、年轻恣意的女孩似乎终于露出了一角。

作为孩子,我们似乎和小美一样,从妈妈那里“偷走”了太多,太多的爱,太多的梦与勇气,停留在她身边的时间却太少。直到倒计时响起,才猛然发觉能照顾陪伴在她身边的时间已经不多......

母亲不是天生就是母亲,是有了她的小宝贝之后就变成了母亲。

...

电影季佩珍年轻时有自己热爱的气象站工作、有想去南极科考队的理想,后因为结婚怀孕而放弃。

小美疑惑的问: “妈,你一辈子都为别人而活,值得吗?”。

她微笑的说:“这是我的选择”。

选择选择总归逃不掉的依旧是选择,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我的姐姐》,电影中姐姐的姑姑无奈的也是选择。

片尾妈妈说完自己的选择后,也希望女儿可以不做这样的选择,“你可以为自己而活”,两代人的和解映照了母女二人在身份认同上的不同抉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我们所有人内心惧怕的,却也是大多数人必须直面的悲痛。电影里面的母亲最终病逝,但好在亲人们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给了她无数美好和温情,让她了无遗憾地离去,而又有多少普通的母亲,在他们的亲人还没来得及对她表达爱,还没有体会到她苦心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呢。

希望现实中的我们,不要羞于表达爱,不要等到想说爱的时候才发现,聆听的对象已不在,等我们醒悟的时候,转身发现面对的就是生离死别。

希望我们都能在来得及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

宝贝啊,我等不了了......”这一句话让无数人为此落泪。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你好,李焕英》里面那句:“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

可以说这个更符合我的心境,我曾经幻想过很多很多次,如果我妈没有生我,是不是会更好更幸福,比如她生的是个男孩,肯定会得到婆家的重视,再比如生个不是我的另外一个女儿,会不会更优秀,考试会不会年年第一,而且还是一个听话懂事乖巧的女儿呢?

在家庭中,她有母亲、妻子、儿媳这么多的身份,可唯独没有季佩珍这个身份。她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人物,更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缩影。中国式的母亲,为了儿女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的经营者他们的家庭,任劳任怨的为家庭付出。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女永远是最优秀,最值得骄傲的。然而却忽略了生活的残酷,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风雨,最后才能成长。

在你的眼里,母亲是超人,是巨人,是战士,更是无所不能的人。可是,超人也会老去,战士也会疲惫,她也有不会的东西。当你一步步向前走去时,她也在悄悄的衰老;当你变得越来越渊博,就会发现她变得越来越无知,甚至越来越啰嗦。而你,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不愿再跟她做过多的交流……

看完这部电影或者没有看这部电影的你们,请你们好好的关心和陪伴自己的妈妈,她在慢慢的离你远去。珍惜你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光,她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了。对她多一点耐心,就像你小时候她对你温柔的样子那样对她,好吗?她老了,走不动了,就像小时候她教你走路时搀扶着你那样去搀扶着她,然后陪她散散步聊聊她曾经东西,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