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第一次寫影評,之前都是在打分的時候寫短評,但後面發現這種評論不是很易于我回顧。故這次采用影評的方式記錄一下,如有謬誤,歡迎指正。如意見不同,歡迎交流。

今年國慶時看的讓子彈飛,有人說,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姜文的一些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我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的。

今天看完鬼子來了,又讓我洞悉到了姜文的一些民族主義傾向。在觀看影片前,看到友鄰對其的評價有一個打了三星的大神說,在這部片看到了國家主義色彩。我姑且把它叫做民族主義吧。

影片的前3/4的部分我是沒有看太明白,姜文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思想。但是直到鬼子說要送糧食報答他們,而姜文讓全村人在村口準備分糧食,我就嗅到了一絲悲劇的氣息。而影片無疑也是在此時此刻達到了劇情的高潮。就當我以為影片就要以日本人的屠殺作為最終結局的時候,姜文的複仇行為又給我帶來了更大的震撼。

我的确認同我友鄰的那位大神的觀點,我也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一些民族主義傾向。我承認極端民族主義在當今這個經濟貿易全球化的時代,是不益于經濟發展的。

但我認為凡事都要講究一個限度,而在有些時代背景下,民族主義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影響的。在姜文第一次進城時,有一位說書人,他說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具體是什麼我無法複述了,但大緻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中國人和日本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别,也可以友好的相處。此時再回顧日本海軍四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進城給孩童分糖果,可以看出這是日本人營造的假象。在日本人屠村的時候,那位海軍軍官随手就将軍刀刺向了環抱在他雙腿上的孩童。

因此,到影片末尾,我就想到了姜文的這部電影,或許是為了回應三種人。第一種是受日本文化影響而對日本抱有好感的;第二種是認為過去犯下罪孽的,日本人大多已經離世而認為中國人也不應該揪着那段慘痛的曆史不放而讓日本人永遠懷揣着贖罪券的;第三種則是認為侵華戰争,隻與那些日本統治階級有關,與那些,平民以及服從命令的士兵與軍官沒有關系的人。

以上提到或未提到的近些年來,為日本開脫的人還少嗎?有時時間真的是一個可怕的東西,距離那場曠世未有的慘劇,也将将過了不到一個世紀。而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受害者的子孫就要為加害者的子孫辯護了。這種行徑就像影片中國民黨的軍官命令,日本人對為自己父老鄉親複仇的中國人執行死刑一樣的荒誕可笑。因此,我承認這部影片的确有民族主義色彩但,當如影片所上映的那樣,國民黨将日本人保護起來,而兩次死刑執行的都是中國人的這種情況出現時,還會有人覺得宣揚民族主義是一件其心可誅的事情嗎?

其次就是關于影片中“我”的描寫,我是誰?我在觀影時一度将希望寄托于影片的結尾,認為結局會告訴我那個我是誰。然而,事實是,影片告訴我了嗎?或許告訴了,也或許沒有。在我看來,姜文在最後成為了那個我。故事起源于最初的那個我,但村民并沒有信任我,認為這是一件麻煩事反而信任被我擒獲的漢奸和軍曹。而從頭到尾都在喊掐死那兩個日本人的瘋七爺,卻切切實實地掐死了日本兵。當麻木不仁的群衆,向統治者搖尾乞憐認為民族主義者是瘋子時,時間會告訴我們,誰才是正确的。而當姜文覺醒成為那個我的時候,統治者又變成了其他人,百姓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嗎?并沒有,日本兵到農戶家裡抓蘆花雞吃,美國兵會到市裡抓羊吃。或許最初的那個“我”早已死在了抗日勝利的前夕。而姜文變成“我”死在了抗日勝利之後。有一天,人們會發現有些勝利隻是一紙書文,而我更關心的是下一個“我”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