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22年

關于《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真相——從曆史到現在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專注于美利堅大革命背景的作品,在豆瓣堅持寫了很多年的書評影評,因為不久前六月五号我莫名其妙被封了,我看到這個電影的影評區如此群魔亂舞,卻不能些自己的評論,于是就決定在B站發一期視頻。這大約是自從上次評論給奴隸制勢力司令唱贊歌的書以來,第二期以視頻方式發布的書評或影評,順便一提,我那一期書評在豆瓣上被删了,你們還能看到B站的視頻版。出版商給了豆瓣多少好處,去删除一個真正講依據說實話的書評?

言歸正傳,我看到這個人說本片粗鄙而膚淺,劇本和導演都很有問題,這個評論的作者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他認為這個片子極具煽動性、動機不純,因此想讓這個片子滾。

他們對奴隸主唱贊歌的格裡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态度呢,我們卻沒有看到他們咬牙切齒對格裡菲斯的電影說滾!難道格裡菲斯的電影就不具有煽動性,難道格裡菲斯的電影就就很純潔?他們非但不說滾,反而是一片褒獎,因為那個電影煽動的是反對自由和平等,這才是他們要的。相反,他們痛恨的是追求自由、平等的靈魂,尤其是這個靈魂屬于黑人的時候。

另一個影評同樣咬牙切齒的說:

這個電影的一些列改動已經是在捏造曆史了,而且捏造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塑造黑人的絕對無辜,和白人的絕對卑劣,以此形成強烈對比,來合理化特納的起義。
影評還看似理性客觀中立的進一步說道,回顧曆史,是為了以史為鑒,而不是去尋找仇恨,《一個國家的誕生》對奴隸制的曆史,并沒有挖掘出值得思索的深層内容,而隻是非常低劣的撩撥了種族的曆史仇恨。
這種做法,反倒讓影片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對于觀衆,則無法全面認知這段曆史,而隻是得到一個人物臉譜化,政治正确性的樣闆戲,至于以史為鑒,更是不可能了。
與之相對應的,《為奴十二年》裡,善良卻無法擺脫奴隸制原罪的莊園主,《被解放的姜戈》裡,身為被壓迫的群體,卻處處維護白人利益的黑人管家,這種具有矛盾特質的角色,才更符合曆史,也更能引人深思。

另一個影評說得更直白,他說本片垃圾,因為:

本片以膚色為标将人分成兩種,黑人=好人,白人=壞人,人性中扭曲複雜的部分被電影通通抛棄。

我不知道這些影評的作者究竟是觀影的時候選擇性失明了,還是寫這些正義凜然的長篇大論的時候記憶選擇性喪失了。

事實上,特納的電影裡一上來就展現了“善良的奴隸主”,也正因有那麼一個“善良的奴隸主”允許年幼的特納讀書識字,年幼的特納被開了一個自由的口子,讓他掌握了自由的知識,這就是特納後來能成為帶領人們起義的領袖的基礎。

而在電影中,特納從一開始想要團結的,正是一個跟他一樣看起來頗有教養的黑人管家,而那個黑人管家一再拒絕加入特納的起義。

電影裡明明有他們所謂的“善良的奴隸主”,堕落的黑人(而且不止一個),他們卻被影評說成沒有,并以此為理由大力鞭撻本片,給本片一顆星極差的評價。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這些欺負那些沒看過電影的人的赤裸裸說謊的影評,究竟居心何在。

這個影評還得到了大量點贊,甚至有不少打賞。我寫了那麼多年影評,從來沒有得到過一次打賞,我說這些不是為了我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是想提醒一下善良的人們,如果一個國家中正确的意見得不到任何物質上的支持,而錯誤的意見卻有資本的鼎力支持,那麼發表正确意見的人就難以為繼下去,缺乏正确意見的國家久而久之則會遭遇智力上的全面退化。

國内輿論這種普遍的對真相,對自由的咬牙切齒的痛恨和鞭撻,這種自我陶醉的無恥謊言,在曆史上造成的惡劣影響的幾個例子,恰恰是美國南方奴隸制勢力,以及納粹德國,軍國日本,無一例外都是以可恥的毀滅收場。

我看到一個罕見的反對這些影評的聲音,他說那些影評責難的所謂問題,從《斯巴達克斯》到《勇敢的心》無不存在,但到了黑人影片,就大為人所诟病。這難道不正是内心偏見的體現?如果截止到此,我以為我遇見了一個朋友,但是他最後總結道,我也不喜歡黑人,但也不願因此認同種族主義的思維。

一個不喜歡黑人的人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究竟是想騙誰呢?

還記得那些影評作者在強調什麼嗎?他們也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因此,這實際上是一個種族主義者對另一個種族主義者的回複,盡管他們在其他事情的觀點上看起來并不相同,這件事讓我感到很有趣,因為文章作者和回複他的人都是種族主義分子,卻都不敢承認自己是種族主義分子,還要冠冕堂皇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分子。

這正是廢奴主義者給你們的寶貴遺産,盡管你們可能永遠也不會察覺到這一點。

在特納和加裡森發起廢奴革命并取得勝利之前,奴隸制勢力會根本不會扭扭捏捏,強調什麼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相反,他們會自豪地大聲宣稱,黑人就是劣等,奴役黑人就是天經地義。正是廢奴主義者通過不懈奮鬥和犧牲,在第二次革命戰争勝利後,把人們的道德層次整體提高了。

在那之前,當時全世界都可以毫無顧忌把他們認為的劣等種族稱為野人、狒狒、猴子,對象不隻是黑人,還有黃種人,猶太人,天主教徒,吉普賽人,俄國人,愛爾蘭人,當然,廢奴主義者無私的奉獻,為這些人的自由和平等而戰,而這些人是怎麼做的呢,當時愛爾蘭人作為反革命勢力強烈反對廢奴主義者,甚至瘋狂屠殺廢奴主義者和黑人,将廢奴主義者稱作“愛黑鬼的畜生”,因為愛爾蘭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優越種族,黑人才是劣等的。

二十一世紀在美國生活的華裔,提到老約翰·布朗的時候極盡侮辱之能事,這就是我在那個有五十萬活躍用戶的遊戲開發網站被封的原因,因為我不能看到有人發表這種言論而無動于衷,我甯願放棄自己在網站的流量效益,也要站出來反駁這種無恥言論,這給了那些本來就不喜歡我開發的遊戲題材的網站管理員借口,說我破壞網絡和諧,拿這個作為封殺我的借口。

人們需要知道,這就是廢奴主義者的精神,無論人們有多麼不理解,有多麼恩将仇報,也不會影響廢奴主義者堅定在正義事業的道路上走下去。

廢奴主義者就是這樣永遠改變了世界,因此,現在的人隻要還有一絲廉恥和體面,都不會公然再用過去那種侮辱性詞彙來稱呼他們所謂的劣等種族,而是會虛情假意聲稱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這種虛情假意其實也并非沒有一點用處,這總歸比公然宣傳種族主義要好一些。随着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下一代終将不會再抱有前人的種族偏見。

這就是他們廢奴主義爸爸給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産。

當然,真正的廢奴主義者也是反對父權制的,所以像日本人那樣崇拜強者的人,要克制住喊廢奴主義者爸爸的沖動,你們可以稱呼為廢奴主義者兄弟,或姐妹。

說回到那個影評,這個電影讓他不由想起抗日神劇,除了意淫,就是煽動仇恨,對我們客觀、理性的看待這段曆史一點沒幫助,尤其是缺乏自省式的思索,比如人家強在哪裡,我們又弱在哪裡?

對此,我想問,你最後的結論是什麼?是落後就要挨打?還是更進一步,等我們變強了,就要打人?換句話說,強者打人有理,黑人就活該當奴隸,這些種族主義者反思到最後,就隻是社會達爾文主義那一套。

我發現,有些人的心胸太過寬廣、善良,以至于隻能看出奴隸主的好,别人稍微說點真相,就指責人家是動機不純,撩撥仇恨。人們總是樂此不疲說謊,連真相都不提,提也是在斷章取義,以便增加謊言的可信度,還扯什麼反思曆史,就在反思奴隸主怎麼善良了,是嗎?

我想到我正在開發的曆史遊戲,裡面揭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曆史真相,比如某些人大力稱頌的仁慈、紳士以及有騎士精神的奴隸主及其走狗在堪薩斯燒殺搶掠奸污白人婦女兒童——我之所以強調是白人婦女兒童,是因為在某些人看來,奴隸主及其走狗強奸黑人婦女兒童根本不算事,連提及的必要都沒有,為了讓他們看清他們崇拜的奴隸主及其走狗的下線有多低,我有必要特此強調。

如果他們認為作者展現和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義務,而是在撩撥仇恨,那麼我的回答是,很好,我就是在撩撥仇恨——撩撥對奴役和壓迫的仇恨,因為人們對奴役和壓迫已經如此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