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說呢,我覺得挺好。雖然網上說多麼多麼不好的人很多,但是我看完了仍舊覺得挺好的。随便一說,陪着家裡刷一次,和媳婦單獨看一次,我覺得挺好,但是相比1的老少皆宜,這一部内容有點多。而且雖然說是哪吒,但是不是我們印象裡的傳統哪吒。我就随口展開一說,大部分是贊美,說的不對别打我。!
另外說一下,我5星給高了,為了對抗下惡意1星的,魔法打敗魔法!我覺得哪吒之魔童鬧海作為備受矚目的動畫續作,自上映便憑借絢麗的視效與精彩設定掀起觀影熱潮,票房一路高歌猛進,成為現象級影片。不過在口碑方面,我是覺得挺不錯的,但是也确實褒貶不一,那就說說。
先來說說影片的優點,其視效确實很棒,很不錯的,這一點有目共睹,黑無可黑。無論是驚濤駭浪的磅礴海洋,還是陳塘關大戰時萬妖齊出的宏大場面,都極具視覺沖擊力。妖獸身上成千上萬根鎖鍊在打鬥中逼真又細膩的呈現,細節滿滿,令人驚歎。幾處大戰場景更是堪稱國産動畫的巅峰制作的作品。 角色設計也十分出彩,人設上說白了還是第一部的拓展和延伸,但是人物打造上其實沒有第一部來的深刻。在延續前作人物魅力的基礎上,對角色進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哪吒的勇敢叛逆、敖丙的複雜糾結,都展現得淋漓盡緻。
新角色如土撥鼠墩墩帶來了不少歡樂笑點,申公豹的背景故事也豐富了影片的層次,讓觀衆看到他不隻是單純的反派,背後也有無奈與掙紮。(還有這玩意其實有鼠疫,黑尾還可以,喜馬拉雅土撥鼠劇毒,大家别随便撸) 另外配樂也可以說一說,這方面如果仔細聽,感覺也确實不錯。中式樂器與西方交響的巧妙融合,與畫面配合相得益彰。在哪吒重塑肉身時,“家長審美大亂鬥”的搞笑情節搭配上鋼片琴、竹笛、鼓等樂器,以及有趣的“捏臉”音效,将喜劇效果發揮到極緻。而開篇用埙搭配交響樂,挺出效果的,反正我在電影院時候感受到了。
說一下缺點,不是神仙,肯定有缺點這沒的說。影片的劇情内容較為繁雜,線索衆多,緻使叙事節奏有些拖沓。哪吒為獲取升仙資格需闖過三關,緊接着陳塘關又遭遇岩漿危機,随後還卷入與天庭的對抗之中。繁多的情節一股腦地堆砌,顯得頗為瑣碎,不僅分散了觀衆的注意力,還讓故事主線變得模糊不清,難以讓觀衆沉浸其中。
另外還有點小小小小的瑕疵,就是從叙事邏輯上看,部分情節顯得比較生硬和牽強。比如哪吒為“升仙”過三關,可他與這三關的對手土撥鼠、申正道、石矶娘娘并沒有實質的矛盾沖突,對手們原本平靜的生活被無端打破,這些小人物的悲劇性被笑點和打鬥掩蓋,使劇情發展缺乏合理動機。
再者,陳塘關百姓一夜之間被熾熱岩漿覆滅,如此慘烈的災難仿佛隻是為了給後續大戰埋下伏筆,推動哪吒複仇和終極對決,這樣為了劇情而設置的情節,顯得有些殘忍且刻意。
此外就像我最開始說的,影片在内容呈現上,對低年齡段觀衆并不友好。複雜的劇情和抽象的主題,讓孩子們難以理解故事背後的深意。相較于簡單直觀、寓教于樂的傳統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探讨反抗秩序與權力的主題,脫離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影片也缺乏清晰的引導,孩子們很難把握其中的要點,理解起來較為吃力。而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反抗父權、反抗偏見、反抗命運”的主題貼近生活,容易讓觀衆産生共鳴。相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鬧海》反抗秩序與反抗權力的主題缺少緊密的因果支撐,顯得較為漂浮,難以像前作那樣深深觸動觀衆的内心。
魔童鬧海這部片子特效好看、角色和配樂可圈可點,但叙事上略弱了一些,不過也算白璧微瑕。可以說它為中國動畫電影在技術和創意上樹立了新标杆,我這絕對不是起高調,我就是這麼認為的。并不像很多黑子們說的一文不值。但凡有點常識的也知道有些人歇斯底裡噴是啥原因。
我覺得希望哪吒是一個标杆,能為後續創作提供了經驗與思考,期待未來國漫作品能在保持視效優勢的同時,打磨出更精彩、更具深度的故事。 也希望有更多的好的動畫。
其實近幾年國漫真的都不錯。網文改的還是原創作品,都比十幾年前好很多。我是一個從小到大看動漫長大的二次元八零後,真心希望越來越好。頂一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