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为Alice 女象生长 2025年02月08日 16:34 浙江

...

内疚感到底是什么?

当Father Karras去精神病院看望母亲,被舅舅指责他原本可以为她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却最终因为身为落魄的神父而只能让她独死家中,整个过程他背负的就是内疚感(在基督教的背景下,称“罪疚感”或许更合适)。内疚感根植于文化之中,通过主体身边重要他人的意识形态对其不断形成冲击。文化需要个体内疚感这一养分,以达到它的深层需求。

而这种内疚感通过人际间最亲密的关系——母子关系,代代相传。对主体而言,内疚感是外来的,是一种入侵后被主体认同的情感体验。

内疚感的一面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和需求、以及对这种需求的否认:如果需求被言明,比如电影中如果Father Karras的母亲不断言语要求/抱怨儿子给她更好的生活,他只会选择更决绝地远离(这并不代表内疚感的结束)。所以这里面包含着母亲投射给孩子的温情和她对自己生存境况的失望。而此种情感囊括的是她自己的一生,尽管这不是这部电影要讲述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内疚感的另一面,包裹着孩子的欲望。他想给母亲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这与他成为神父的自我追求背道而驰。尽管这份追求本身的前因后果亦值得思索。而这几乎注定了他不会轻易成为最好的神父,因为他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Father Karras原本是一位优秀的人。他的形象是一位拳击手,这意味着他精神力量的强大和对抗性;同时,他还接受了最先进的心理学知识的训练。而电影用于刻画他个性的温柔面时,一个场景是他为母亲洗脚,另一个是剧中女演员Chris抚在他肩头哭泣、说服他帮助自己的女儿,这些是他内心深处与女性温情交媾的画面。在这些情感面前,他的对抗不堪一击。

电影中另一个关于内疚感的重要场景,是小女孩Regan生日临近时,她和母亲临睡前的一段对话。小女孩告诉妈妈当天可以叫上她的男朋友,妈妈回答说她最爱的是她的父亲。而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Chris打不通丈夫的电话,小女孩则焦虑地依靠在门的背后倾听着她的暴怒发作。这就是所谓的“最爱”?地下室里母女俩玩桌游Ouija Board的时候,小女孩问:“她(妈妈)漂亮吗?”Ouija Board拒绝回答。Regan拒绝回答妈妈是否漂亮的问题,因为被压抑的情感是妈妈Chris并不漂亮,甚至面目可憎。

Regan在发病初期的表现是床的大幅度摆动,以及“Fuck me”这样不合她年龄的“污言秽语”。事实上,这极有可能是她听到母亲和男友做爱时的“污言秽语”,以及床的动静时的想象性反应。她现实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恐惧感,和“恶魔”附体时呈现的失控感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