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色感覺電味濃濃的 一股學生作業感(無論如何沖着阿拉童姐我一定好好看完的 所以先标一下了)

看了幾集 本子寫得其實還挺有幽默感的 當偶像劇看看還挺有娛樂性的

(手動分割線)鹽姐萌我一臉啊啊啊啊但是看到童姐親順直男我還是受不了嗚嗚嗚嗚我現在理解那些男明星的女友粉為什麼不樂意看自家偶像拍吻戲了😭😭😭

到兩男争一女的環節又變成偶像劇了哎呀 這個領着去商場挑衣服的橋段夢回經典老番了要…

有一種為了推動劇情不惜把女主寫成動機不明的奇行種的即視感…真的不是主角光環能拉來擋槍的程度了…

就是…真性情 善良 仗義等一系列美好品質和沒責任心 分不清主次還是有本質區别的吧…

以及想搞現實主義的話你卻搞了這麼多浮誇的符号以及人設 想搞偶像劇你卻搞了那麼多惡心人的動機以及情節美其名曰現實 這樣會顯得爽劇如此崇高如此偉大…

夠了 突然在二十集橫插一杠子上演了江芳版《永不妥協》真的很有公信力嗎

更無語的一集…跟鹹姐發小相親的女朋友同時談了四個…這合理嗎同時談四個的姐姐會去相親 還特别保守主義地懷疑男方因為自己的女發小而對自己不忠 編劇您把這條線單獨縷出來自己不想笑嗎

看到第二十二集 可能窦靖童也在借劉鹽說自己為什麼接這部戲吧“因為我的生活裡沒有過正常的情感關系 我就是想體驗那些所有人每一天都在經曆的普普通通 具體的 正常的感受 我就是想活得像一個正常人”但問題是 這麼多觀衆都在反水 這算正常嗎 現實中看到的更多案例是 不被媽媽愛着的女兒最後也不會愛媽媽 最後充滿了仇恨怨怼 根本不相信愛 主創們還在帶着她們從小到大沒被毒打過的腦子 設計主人公的一舉一動 卻把她塞到她這種性格根本無法生存的環境裡

其實這個劇停在陸天馳二十三集拎着番茄的笑容上就可以結束了

不要再刻意賣弄悲劇的高級了 這部質感本就很懸浮的劇和那種通過悲劇發人深省的腔調本就不登對 最後一集黑白濾鏡也是戲仿上後現代了diva

懷疑最後一集mean mean的看房客戶才是主創面對廣大群衆的自我投射吧

新時代女性的守寡就是廚神挂靴是嗎 感覺不到深情隻覺得感情用事且幼稚(雖然我更幼稚)

窦靖童垂淚拍得挺美的倒是 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把她又塞回到她那個沒邊界感又爹味的發小那邊啊

就…在經濟下行期拍這種虐觀衆的東西真的不美 三星盛放不下我二十四集的憤怒 但兩星可以

胡同裡的炸醬面挺浪漫的 城管怎麼說…

最大的bug在于 劉鹽這麼一個能急中生智的大廚居然在生活上如此的軸 這對嗎 這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