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從頭到尾淚流滿面,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沒有經曆過,是不可能拍出這樣的作品的,後來看簡介頁面才知道編導演都是一個人,這是一部半自傳電影。我想這是創作者送給自己孤獨靈魂的一個禮物吧。

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深深地孤獨,包括他遇到女主角,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依然如此。它表達的是一個脆弱的,困在孩童時期的自我,在已經長大了這麼多年以後渴望愛與救贖的願望。有一個又美麗,又溫柔,能夠包容我,接納我,給我理想中那個母親的溫暖與愛的女性,她是如此以我為驕傲,不忽略我,真的在意我……在這個幻想裡他被治愈了。

豆瓣裡有短評中說到了比利是個舉止暴戾,強裝硬氣,内心脆弱缺愛的老男孩。

是啊,有些人身上總是難掩着一種不符合實際年齡的天真,幼稚,盡管他們看起來并不是純然無害的。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階段裡,被錯誤地對待,被忽略,被強行幹預,被暴力,被養育者陰晴不定的情緒虐待過,他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于是學會了如何錯誤的與人相處,與自己相處,心理年齡也固着在了那個創傷的階段。他們還沒有完成小時候的那部分功課,于是顯得對大人世界裡新的,複雜的标準茫然無措。

比利已經三十歲,他還在用撒謊來取悅父母,面對父母的無視,忽略,強行幹預,他仍然會在坐母親的床打完電話後小心翼翼地将床單整理好,一個褶子都不能存在,這是一個兒童在完成“好孩子”行為準則,他多希望父母能真的在意他,能愛他。有一個很殘忍的事情是,孩子對母親的愛是天生的,孩子會天然依賴母親,可是母親卻不一定有能力去愛孩子。當這種愛和希望從來沒有出口的時候,比利便建立了一個幻想的對象,盡管那個女生他完全不了解。

有人說,影片裡,是通過小圖片段插入的方式來展現男主的童年的,這個方式很粗糙,也不能完整的表現男主的成長經曆之類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影片最高明的處理方式。我們想看一個人的過去,就看他的現在,男主的崩潰,脆弱,自卑,混亂,絕望,足夠完整地展現了他的家庭和童年,穿插這小的片段在男主情緒流露的時刻,增加了觀衆與主角情感的共鳴,讓人共情。

這是一部極好的電影,不必糾結女主對男主的感情,我看到的是一個人波濤洶湧的内心世界,最後,我想到榮格的那句話:

一個人有兩次生命,一個是活給别人看的,另一個是活給自己的。

願我們都能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