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見了哥,每年也就見這一次,雖然哥在深圳工作我在廣州念書,但平時我倆也沒什麼交集。
電影是哥推薦我的。哥癡迷影視,高中讀書的時候每天一部電影,現在他說工作強度和當下的影片質量不允許按高中那時的頻率看電影。聽了片名,按道理哥應該蠻排斥這類庸俗的西方青春勵志片,但看完才參透,原來哥喜歡的是其中意識流的音樂、刻闆印象的沖突和理想主義與羅曼蒂克交織的愛情。
哥是那種有點閑錢就買廉價機票周遊世界的人,也是個環保主義者,曾帶我看過無數BBC的自然紀錄片。我媽曾在高中的時候悄悄告訴我 哥是同,讓我千萬不能說出去,她說是另外一個表哥告訴她的,哥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我說,難怪哥三十多被信守傳統的父母日夜催婚卻無動于衷。
哥喜歡蠢朋克,喜歡潛水,憧憬無拘無束,向往柏拉圖式愛情中最原始的部分。這些都是電影中充斥的。
周圍有很多朋友是homo或者bi,他們都nice,獨特,有獨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品味和風格,寬容,善良。最重要的,我偏愛和他們交往,我的包容和接觸不是因為他們屬于少數,而是他們大多有獨立的見解和理性的思考,是我欽佩和學習的。
You drive it just like you stole it.
哥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