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題寫的很清楚,我作為一名高二學生,一不小心點開并不屬于自己年齡階段的電影,本着尊重每個影片的原則,把它看完,沒想到還有許多想說的…

從劇情來看,餘飛和丁點這條線蠻自然的,兩個人都屬于比較愛玩的那類,說分手也不是真正放下,而是在沒有對方的的日子裡,讓心裡那不太清楚的在乎慢慢放大,到一定程度就順其自然,沒有什麼面子啊之類的,哈哈哈雖然倆人嘴上都很在意這點,但行動卻很實在,我想見你,我才不管這是掉面還是先妥協,我就說了斷局,自自然然,事實證明,雙方都在乎,離不開。

講真,我很羨慕這樣的性格與感情(大家别噴我年紀小,也是本着把自己放在成人的角度思考)有什麼說什麼,沒有說那麼清楚,卻也互相給了個台階下,是試探,是确認自己在對方心裡的位置,更是确認對方在自己心裡的位置,這樣的“别扭”,反而會讓情侶越走越近。歡喜冤家嘛,很配

而林佳和孟雲這條線,用狗血到爛的劇情,将血淋淋的事實誇張地講了出來。劇情走向其實我很不理解,尤其最後,至尊寶喊了,芒果吃了,我當時信誓旦旦地認為這絕對冰釋前嫌,因為兩個人同一時間大膽地承認了自己的愛與不舍,好吧,是我單純了……

為啥說林佳和孟雲的結局比較現實呢?因為我覺得,不僅是愛情裡面,包括友情,親情,都很大程度地存在這種“互相耗着”的情況,都在等對方妥協,都在等對方回頭。我雖然沒有談過戀愛,但我從小到大交過很大朋友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互通的(這點我相信,覺得我幼稚的友友自覺忽略啦)在友情裡,一定有主動的一方,有被動的一方(在沒有利益關系,單純想交朋友的前提下)很多時候,兩個人的關系有多親密,掌握在被動的那一方裡,但兩個人的關系是否終止,大多數掌握在主動的那一方。原諒我用友情分析愛情,這隻是一個大膽的猜測吧

林佳,看起來很倔,面皮薄,但她是主動的那方,因為她的感情需求大。她渴望陪伴,她沒有安全感(待會兒說她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孟雲,則是被動的一方,從很多細節看來,無論是六年前,還是現在,他都将事業放在林佳前,林佳則相反。

所以,當主動方林佳得不到自己所需的感情後,她離開。孟雲作為被動方,他自然是迷茫的,他沒有主動過(注意,我這裡說的主動被動都是心理需求方面的,不是字面意思),自然失去林佳後會不知所措,這時如果他認清自己,選擇前進的話,是很容易挽回林佳的,林佳都給他留了機會。但他彷徨住了,他不僅沒有選擇用這段冷靜期仔細思考自己的感情,反而跟着餘飛放縱,放縱是餘飛的專屬,但可能不是孟雲最佳的放松方式,耽擱過去,自然錯過。

下面說說為什麼林佳是主動方、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28歲未成年》,電影主題就是探讨女性獨立的問題。林佳和涼夏很相似,都是有一個相戀很多年的戀人,而二人感情卻不再向以前那樣激烈堅固。

涼夏遇到的是小涼夏,她漸漸認識到自己在日複一日的生活中失去了什麼,并勇敢地跳出生活溫柔的陷阱,走向未知的天地,成為自己,最終散發自信的魅力,面包愛情雙豐收。

而林佳遇到的是王梓,一開始,她的态度就是排斥的,她雖然同樣看到自己身上所漸漸缺失的東西,并情醒地認識到王梓對孟雲的吸引,但她卻将這種打擊,作為最終斬斷這段感情的刀子,而不是找回原本的自我,那個堅定,勇敢的自我。

她本就迷失在感情裡,卻不做改變,用另一段令自己舒适的感情來掩埋舊情,這樣下去,最終隻有更加迷失自我,成為無數安然麻木,卻自恃幸福的女性一員。

現實世界中,有好多好多這樣的女性,她們感情需求很旺盛,對自我内心世界的問詢卻很少,于是在柴米油鹽、夫妻瑣事中迷失自己,最終成了家庭的金絲雀,主動放棄飛翔,自折羽翼。(扯遠了……)

在我看來,林佳在和孟雲五年的相處後,如果可以,她或許應該認識到這個連打一個電話都沒有勇氣的男人不值得自己留戀,及時調整心态,提升自己,不要在脆弱期再陷入新的戀情,你分不清那究竟是對陪伴的執念還是真正的愛情。

而孟雲,作為女生,我覺得他也太,婆婆媽媽了。既然愛地那麼深,就該仔細權衡利弊,究竟是她重要,還是面子重要。(我對孟雲理解不是很深,還請感興趣的友友指點一下嘻嘻)還有就是承諾的旅行和狗狗,既然承諾,就要實現,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兒。我覺得無論怎麼樣,六年難道擠不出來點時間陪戀人?失去了才知道在意,知道在意了還不行動……

最後,感謝看到這裡的UU,謝謝你們認真讀我的文字!歡迎回複!!歡迎交流!!!電影、書都可以!!

另外我的觀點是很不成熟的,畢竟我既沒有經曆愛情也沒有感受過社會,所有都是通過網絡和觀察得出的,還希望不認同我觀點的朋友們多多包容,就當小孩子瞎胡鬧啦,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