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剧!无论是质感,武打,台词还是演技都是一流的。剧情围绕着净坛密藏展开,清廷内务府,融天剑派,日方,同盟会四方展开寻宝。每个主线都很有意思,切换自然,看着丝毫不会凌乱,逻辑严谨。很喜欢跟随主角们发现一个个线索寻宝,抽丝剥茧的经历,随着线索一个个被找到,净坛密藏的秘密也越来越清晰。达摩院,戒律院,菩提院,般若堂,他们的传人经历也看的人惊心动魄。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不得不说演员们演技都太好了。剧里的诗词文化也是很多,涨了很多知识。其中最动容的就是门三刀一次次的矛盾与挣扎,他是最早革命的,参与了百日维新,还记得第一集的光绪帝,少年皇帝,英姿勃发,他在大学堂里给知识份子们讲维新,那些虚伪,愚忠,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忠君爱国和传统道义成了勒死他们的白绫。当时只是在课本学到戊戌变法,这部剧又很立体的为我展现了当时的背景,我看的很惋惜,要是戊戌变法成功,不敢想象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在当时的中国,能够有这些人敢于变法,冲破枷锁,实属难得,我看到了思想的曙光在封建社会的黑夜里点亮。只可惜外部势力实在强大,短短一百天结束。门三刀其实是想革命的,只不过他这个朝廷鹰犬的身份束缚他太多,在一次次他与柳琳的对话中,在看到江苏一带难民遍野,饿殍遍地的时候,在听到自己的上司说不着急放粮,再等等多死一些难民再放粮,让民众们感激大清恩德的时候,在看见清廷沉醉自己过去的繁华却腐败深入骨髓的时候,在知道乌兰珊就是同盟会的时候,他一次次的矛盾,挣扎最终告诉他,必须要革命,重新洗牌,才能换一番天地。看到最后,他和乌兰珊都死于革命,实在呜呼。还有王家洛,我憎恨他的愚忠,他苦读圣贤书,可惜科举废除,再也无法完成父亲让他入仕的愿望,那一刻我想他是痛恨改革的。他只是一个大沽县衙的小小捕快,熟背大清律法,固执的抓捕融天岭一行人。我问他感到可惜可笑,他不会变通,骨子里是封建的机器,外表还被披上北洋的外衣。在他杀死林安静后,我看到他的疯狂和偏执被无限放大,以至于看见要归隐的卓不凡后还是要赶尽杀绝,那一刻我对他的讨厌到了极点。他最后自刎,倘若他能科举,我想他会是个清官,可惜时代没有给他最后一份红利。
剧里的人物结局都太惨了,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生命。我想,他们要是还能活着,看见如今的中国,紫禁城可以开放,民众可以进去参观,人人自由平等,该是多么的开心和欣慰。正是一个个敢于走在时代前列的革命者,奉献出自己的热血,才有了如今的盛世。
改教日月换新天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君为我折腰,我亦为君倾倒
怎么说呢,感觉还可以,没有那么差。说说好的点:一是服化道很出彩,特别是男主女主的衣服和造型,很养眼也很舒服。二是剧里细节考究,景色美,布景讲究,光影运用很舒服。甚至吃食礼仪都很符合年代特点(感觉是三国那个时期的)三是群像戏很好,剧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