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畫作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欣賞與研究的重要對象。它不僅僅是古代人們對生産生活的紀實性與藝術性,情緒性的描繪,更能反映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曆史。但畫作畢竟是藝術品,而能讀懂、讀透藝術品的人們少之又少。《畫裡有話》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将一些看似十分平常難以理解的中國古代畫作通俗易懂地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随着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才是讓古典文化得以傳承的最佳方式。

為什麼《畫裡有話》可以讓人們很輕松就能理解晦澀難懂的古代畫作?因為它足夠有趣。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夢中的畫面變做了現實。制作班底将靜态的畫作加以調整,搖身一變成為了動畫。動作之細膩恍若夢幻,親切的配音仿佛眼前的場景就是已千年以前正在發生的傳說故事。

“文物變動畫”已不再新鮮,但是《畫裡有話》仍然有它的亮點。整個觀感下來,最明顯的就是獨特的電影感鏡頭運用的恰到好處,感覺像極了在看一部極具特色的平面動畫電影。虢國夫人春遊圖中,每一位“角色”都給了足夠的“鏡頭”去解析。無論是開始抱着小孩騎在馬上的女人,還是後面每個騎在馬上各具特點的旁人,在動畫的基礎上不斷地調整近景、中景、特寫鏡頭,讓整個畫作變得更加富有立體感。解析馬鬃的片段,将馬鬃給予一個很長的特寫鏡頭,這是大部分人看畫不會注意到的,而得益于動畫的效果,馬鬃占了屏幕的主體地位,人們方可感受到畫作的精妙之處。

不僅如此,對照元素也可以借助巧妙的動畫設計簡單明朗地呈現在觀衆的眼前。在畫中人物嘴唇的對比時,将其他人物的頭部剪切到同一景框中,運用動畫批注進行繪畫對比,更直觀地體現出了主要解說人物與其它人物的不同之處。

國風的音樂搭配這樣有趣的畫面,再合适不過了。似平靜流水一般的古典國風配樂十分契合畫作“遊玩”的主題,給予觀衆更多的是一種代入感和參與感。那種甯靜又不乏歡樂的聲音,挑逗又不失韻味的音調,仿佛讓觀衆置身于場景之中,切身體會虢國夫人春遊的意境。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我們所有人的責任,《畫裡有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教育主流主張一個詞:“寓教于樂”,傳統文化并不乏味無聊,它和教育本身一樣有着一顆有趣的靈魂,隻是很少被人們所發現。這種形形色色地解釋傳統文化的影片,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