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十佳了。二刷完之後讓我想到了我最愛的日本電影大師今村昌平的《複仇在我》。同樣身為連環殺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活在父權社會的陰影下,想弑父卻又不敢弑父,于是隻能卻傷害比自己更弱小的群體。
開頭那場車禍,我覺得是影史上最愚蠢,最不應該發生的車禍。它源于一個小女孩的調皮,卻觸怒父權之後,父親想把她釘在座位上,反而引發了更大的悲劇。她從小就被植入钛,行動變得更加怪異(比如愛上車),以至于父親更加不能接受她了,從那場吃飯的戲,父女被擱置在兩個空間中,就可以看出彼此關系的隔閡緊張。
盡管女主角最終還是大義滅親了,不過比起前面幾場殺人戲中她顯現出的心狠手辣,這次她顯得還是很膽怯。與父親在門縫之間的對視,可以看出她眼神中充滿畏懼。
她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在父權社會中的反抗是無效的呢?當面對一個新的父親之時,她仍舊下不了手,她仍然活在父權之中;不過這一次,當她在公交車上目睹另外一位女性被一堆男人侵犯的時候,她也才意識女性獨自在這個社會上出行是不安全的,到或父權能為她提供庇護;并且在片中新父親看似人高馬大,卻也擁有脆弱的一面。不管是父權制還是母權制,導演給出了一個調和的答案,人總是需要被理解的。
除了以上孩子與父權的較量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便是男性與女性所組成的性别議題。女主角崇拜男性氣息,在一群消防員中跳舞,和一群充滿雄性荷爾蒙的動物一起工作,但她無法逃避一個事實,那就是懷孕。懷孕是一個女性最重要的特征,不管她再怎麼把自己僞裝成一個男人,但懷孕無時無刻都在提醒她的真實身份。同樣也是在那場公交車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女人再怎麼強悍,也永遠無法變成真正的男人。而新父親作為一個男性,一個消防員,他其實是承擔着更多的責任的,他接納了女主角的真實身份,甚至最後他幫助女主角去接生嬰兒,也可以看成是他承擔責任的體現,而女主角也承擔起女性的責任。導演的确很激進,但是她并不是對女權問題很激進,而是對那些一提到男性和女性,張口閉口就采取兩性對立的态度的激進抨擊。兩性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盡管生理結構有着很大區别,但人格上并無任何差别,所謂的平權,并不是男人要幹女的的活,女人要幹男人的活,而是相互尊重,各司其職,哪怕女主角站在消防車上就去跳很有性吸引力的舞,那一刻她做回了自己,這本事也是一種女性主義。
但又不同于《複仇在我》中對絕對權力的無法反抗進行一聲聲哀歎。其中有場戲新父親當着全體隊員的面說,他兒子(也就是女主角)是耶稣,但要知道的是女主角可是個騙子,殺人犯,酷兒身份者,而此時被冠上耶稣之名,這就很有挑釁和解構意味。聖靈所在之處,通達每個人的身體。這正是提前預示了女主角将從一個怪獸變成人。導演試圖去和絕對權力進行和解,讓女主角在愛中得到懲罰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