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斜眼《黑客帝國4》

當前好萊塢的原創力急劇下降。傳統大廠對自家系列翻拍和續集開發的現象估計短期内是少不了了。光是《終結者》5年間就重啟了兩次……

在“粉絲文化”盛行的當代,粉絲的創作熱情有時候是大于原創者的,要知道凱文·費奇自己就是漫威最大的粉頭。而如此看來,所謂的“原班人馬”制作也并非是打救四方的靈丹妙藥,也有可能是限制思路的緊箍咒。正如《黑客帝國4》裡吐槽華納一樣,被抓住脖子的鵝是下不出金蛋的,何不轉戰幕後扶持新鮮血液來以不一樣的視角延續香火呢?

...
時代變了

對吧,沃卓斯基、彼得大帝和JK羅琳。

《驚聲尖叫5》可以看得出是一個流行恐怖片粉絲的誠意之作,從《鬼書》《女巫》到喬丹·皮爾,遠的有cue經典的麥叔和傑森,有猛鬼街彩蛋,把第一部裡比利提到的《驚魂記》也拿出來溜了溜,甚至還内涵了《星戰8》。

...
驚聲尖叫4裡,《Stab》片頭出現前,導演一欄裡是羅伯特·羅德裡格茲
...

我相信羅德裡格茲會來拍《Stab》,但是不相信萊恩·約翰遜會來拍。如果他真的來了,那我即使臉打腫了也會看。

然而這并非說明《驚聲尖叫5》是一部值得得捧上神壇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地位更像是終結者系列裡《終結者3》之于《終結者2》,充滿了對前作的模仿和調戲。更何況The Original裡就已經充滿了各種90年代青少年校園恐怖片的犯蠢情節,從這點來看這部電影倒是深得前作“傳承”。

...

直到現在都還記得1代裡,最後比利·魯米斯,斯都·馬徹和女主角的對手戲,以及看似意外又狗血,卻又能自圓其說的Motive。比利本身長得有些邪氣倒還好,我更佩服韋斯·克雷文能把馬修·利拉德(斯都的扮演者)這個喜劇演員調教成殺手。

粉絲的同人電影也得講究抓住原作精髓,像《寵物公墓》這種對原作自作聰明地做大幅改動的大有人在。究其本質也沒那麼複雜,一字曰“心”,也就是态度問題。第一部的第三幕,這種富有張力和戲劇性的對白在後面的幾部裡再也沒有出現過(第二部舞台決戰隻能算的上半出好戲,演員的努力也迅速被看似更大實則更蠢的“動作戲”給打散)。即使在這一部,也沒有做到。

沒有做到的不僅僅是富有張力的第三幕,整部電影從原來的探讨的社會輿論對受害者的壓力,影視劇暴力對觀衆産生的影響,類型片規律的解構和戲谑降格為單純戲仿第一部+反轉。而最後第三幕“粉絲的憤怒”這個Motive一出現簡直就是大寫的無語。即使請回了老演員,即使買回了老房子,這種創作動機上的降格,偷懶和保守也注定了這部電影不會成為一部“新”驚聲尖叫。

...
粉絲大勝利了屬于是

但是就像電影說的裡一樣,服務粉絲嘛……

關于這部電影的槽點是數也數不完:非常雞肋的比利·魯米斯幻覺,年輕演員的功力不足,廚房的尖叫和槍聲在幾步路之外的樓梯竟然全然聽不到,杜威的降智死法。不過電影倒是把GhostFace這個形象對待清楚了。我在看老三部的時候總覺得韋斯·克雷文對這個形象是以喜劇為主體(總是摔倒,抓人無奈亂揮刀子之類的),但是這一部裡(加上我剛看了黎明殺機GhostFace的CG)醫院片段,倒是隐約讓我看到了一個殺手的魅力。

...
鬼面666

總之肯定是回不去了。考慮到續集已經開綠燈,在玩兒過一把情懷過後,還是得好好想正事兒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