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放眼华语影坛乃至世界影坛,你都很难再找到一部如这部片一般的存在。
从立项到拍摄到杀青到宣发到最终成片,都俨然成为了一场巨型行为艺术。
你已经很难评判它好或不好了。
但是我很喜欢。
非常喜欢。特别喜欢。
因为观赏它确实需要极高的观影门槛和美商。
你会看到两极分化到爆炸的互联网舆论,一边极力诋毁说烂的一塌糊涂不知所云、国庆档之耻,一边极力吹捧说八年磨一剑、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视听语言。
两边都没有说错,说的都是事实。
我是属于极力吹捧的那一派,但我更深知我应该吹捧的,其实是那份网传“如果”里的6小时导剪版。
麦浚龙现在要走的就是扎克施奈德的老路,一旦院线下映即刻放出导剪版,然后摆出一副“我被资本做局了”的态度。
那我将拥护他成神。

先问一个问题:大家认为电影在叙事性和视听语言上,二者哪个更重要?
《哪吒2:魔童闹海》讲好了一个故事。
《战狼2》也讲好了一个故事。
所以呢?
文学作品亦然,艺术性放到最大、叙事性降到最低的叫叫诗歌,叙事性放到最大但没有艺术性是街坊之间口耳相传的八卦。
我其实无意将这二者比较高低。
因为我的答案是,都不重要。
我有一个曾经的好朋友学编导的时候,他们老师说过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电影是一种情绪。
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电影。
视听语言,叙事节奏,不过都是服务于情绪的手段罢了。
Juno其实做到了,目前院线上映的《风林火山》的版本就是一部典型的情绪电影。
什么情绪呢?绝望。
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的绝望。这种绝望无差别的笼罩着所有人,有些人在绝望里困兽犹斗,有些人在绝望里沉沦。甚至这种绝望会演变出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比如背九九乘法表的恐怖分子,比如把隧道当成大床房的顶级富二代。
香港作为一个亚热带城市,是绝不可能下雪的。但片中的香港不但下,还下的飘飘洒洒 ,漫无边际。漫天鹅毛飞,路人都是大风衣大棉袄。
这一点被不少人诟病,甚至还成了攻击声讨本片的一大主要论据。
有可能,Juno只是想拍出那个血和雪交织融化在一起的那一帧镜头,而那个镜头确实美的妖艳而震撼。
很绝望,血和雪无法分开的那种绝望。
当然你要反驳我没有逻辑支撑,只是为了镜头情绪就乱拍来圆设定的话。
有的,兄弟有的。
说说第二个被不少人诟病的点,背景设立在“1994”。这件事可以和气候问题放到一块讲。你是信1994年有智能大屏手机和商场超大灯牌,还是信我是秦始皇?
不过只需要一段话就可以让这两件事都说通。
插入一个知识科普:
核冬天假说(Nuclear winter)是一个关於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该模型预测,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別是对像城市这样的易燃目標使用核武器,烟灰和烟雾将在空气中停留数年,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温骤降。
(此设定在《末日危途》等电影,《辐射》等游戏中亦有记载)
是不是结合雪,辐射区这些意象,一下子就通畅多了?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是“1994”呢,因为如果背景设定再往后3年,我们连现在这一版都看不到。
———————————————————
所以你想看懂甚至接受这部电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纳这是一个架空的,末日大背景的HK。
在这个可以说堪比哥谭,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城市当中,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还是没有Batman的版本)
第二件事,他不是一部动作片。
甚至连犯罪片都不是,他更倾向于是一部类型片/文艺片。
全片都是压抑的,荒唐的黑白灰色调。唯一一帧暖色,是热成像仪。
这个黑白灰有多夸张,“711”你知道吧?对,就是那个便利店。红绿黄作为基础色调的,三十年前何志武去的那家。
被导演刷油漆刷成了纯白的“7”。
你可以看到有人家里像极简风格的现代主义艺术馆,锅碗瓢盆全部诡异的挂在墙上;有人家里除了电话就是钱,没有任何生活用品。
同时你还可以在本片里看到诺兰的运镜调度,(铜锣湾枪击那段戏过肩拍视角和黑暗骑士惊人的相似)和一股子后期杜琪峰味儿。(指的是《复仇》《放逐》开始的专精美学顶级构图但剧本一塌糊涂)。
叙事如果能够完整的讲好,这个故事一定很精彩。是可以媲美世界顶级黑帮片的那种精彩。
有《无间道》的警匪卧底博弈,有黑帮家族的宏大史诗感,有豪门内斗的世子之争。
开场甚至花了两分钟PPT来介绍背景。
再讲最后呈现出的三条主剧情线。
最核心的金城武这条线用了倒叙(也是绝大多数人看不懂的原因)。梁家辉刘青云那条线目前版本刘青云着墨略多,梁家辉沦为工具人。任贤齐是纯出场三分钟,然后下线的背景板。我看完认为刻画的最好最饱满的,有戏剧冲突,有人物弧光的角色其实是古天乐。
最喜欢那句,“答应别人的事情如果做不到,遗憾会跟一辈子”。
最后说剪辑和审核问题。
你可以在本片里看到无数资方为了片子能顺利上映的努力:粤语版里原声、字幕和口型完全是三模三样;辐射区枪战明显能发现莫名其妙少了一方人;片尾演员表里至少有30%的角色(白鸽人(好像是这个名字?),麦俊贤女儿等)从未出现过…
差不多想说的就这些。
我一定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我确实不推荐所有人去看。
适合他的受众be like:
1.能接纳艺术性远大于叙事性的人。
2.个别演员的狂热粉丝。(包括但不限于金城武/刘青云/古天乐…,任贤齐粉丝别去,梁家辉粉丝酌情考虑)
3.看过《僵尸》并且很喜欢的人。(这一点存疑,因为《僵尸》没被剪的七零八落)
4.对剧情梳理能力极强的人。
5.同时对黑帮类型片和文艺片有执念的人。
6.审美至少达到可以通过视听语言分析情绪的人。
7.麦浚龙的歌迷。
如果以上7条满足2条及以上,你就可以买票。
但是最佳观影体验依然是看完全剧透再进电影院,会比什么都不知道坐进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