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寄生蟲》的好,我第一個會想到它沒有刻畫富人的負面形象。這部關于女性覺醒的電影的好也在于它特意給出了兩種男性形象,不偏頗地把女性遭遇的問題全都歸咎于男性。
對于女性這邊,一直支持女主角的女兒也不得不在職業困境和個體意識間做出妥協,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價值觀。紅姐的母親因為年代而遲遲沒有誕生的主體意識在電影裡也有些許表達。
電影裡父親這個形象真是太典了,肯定有人批評他的塑造過于刻闆,簡直就是在潑髒水。但是我可太喜歡了。不重點凸顯他的典,怎麼能有壓迫感呢。
電影結局前這個穿越時空的對視讓人感慨萬千。
電影裡女性個體意識和現實産生的諸多矛盾來源于婚姻生活和撫育子女,其實别說是女性,男性也遇到類似的問題。
但隐藏在性别對立之下的,是因為人際關系帶來的困擾和課題不分(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事情,包括至親)産生的責任劃分不清晰。
一方面現在人的基本生存不再是問題,另一方面傳統觀念和平權意識的擴大持續引發矛盾。看着快速下降的生育率和結婚率,我挺開心。更多的新生代選擇用這種消極反抗的方式解構具有壓迫性的傳統觀念,憂心忡忡的數據之下隐藏着社會意識的進步而不是毀滅。
反正我舍棄了婚姻和生育,自己做出的選擇自己承擔責任,我獲得了更多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自由。
非常有價值的電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