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E TSAI
蔡氏萬歲
蔡明亮的前三部長片作品——《青少年哪吒》(1992)、《愛情萬歲》(1994)、《河流》(1998)——近日由 Splendor Films 發行院線版本,并由 Survivance 推出 DVD 套裝。這次重映提醒我們,他曾是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作者之一。那個年代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的崛起,恰是那是,這位生于馬來西亞的導演,以其大膽的姿态在侯孝賢與楊德昌之後登場。之後他逐漸遠離傳統叙事與電影工業,更多地在藝術館與博物館展示他令人着魔的作品。現今我們雖然并未完全忽視他,但對他的關注卻無可置疑地減少了。然而,《日子》(2020),作為上一年最美麗的影片之一,卻為我們帶來了久别重逢的感傷滋味,亦由此重述了他三部精緻首作的價值。
...Qui fuis-je ?
我在逃避什麼?
par Mathieu Macheret
所謂“回溯的熟悉感”是一種我們在觀看重映電影時會體驗到的驚奇:在一位偉大導演的早期作品中重拾那些後來令我們狂熱癡迷的特質,而它們并未完全以後來那種模樣顯現出來——或是早已顯現地清晰,以至出乎意料,令人目眩。這就是我們如今在蔡明亮的電影中所觀察到的情況。他的前三部長片(《青少年哪吒》(1992)、《愛情萬歲》(1994)與《河流》(1997))曾于2014年由中央第一電影公司修複,如今借由院線重映與DVD套裝再次回到我們面前,盡管原定在蓬皮杜中心舉行的回顧展已被推遲至2022年。作為一位并不高産的作者,蔡明亮始終令人困惑——圍着同一個主題打轉,當代的異化;耕耘同一道溝槽,緩慢與靜止;拍攝同一個演員,李康生,他的缪斯——如此不倦地回返到自身,以至于人們有時指責他重複自己。近日《日子》(2020,參見《電影手冊》第768期)在Arte頻道播出,影片中兩位主人公在台北與曼谷之間漂流,簡直像是對他前三部作品的重組,因此他從未真正遠離自我引用。雖然仍不清晰,這一事實卻向我們解釋了某種關于蔡明亮創作的真相。他在過去十年裡似乎有些被遺忘,然而如今他的作品卻以倍增了的迫切性回歸。它們執着地描繪着都市的孤獨症、居家的幽閉症、關系的疏遠及這類無形疾病的傳播。當然還有氣候的失衡(《天邊一朵雲》(2005)中的滂沱暴雨與炙熱酷暑)、電影院的關閉(《不散》(2003)),甚至人類生成-蟑螂(devenir-cafard)的未來(《洞》(1998),一則以歌舞形式拍攝的千禧年寓言)。這些曾隐伏于我們社會表面下的無解困境現如今正迅猛吞食我們。
...
...重看蔡明亮的前三部長片作品,當然意味着參與一種鏡頭美學立場結晶的過程(cristallisation d’une politique du plan)。這是一種“推至自身極限”的影像策略,在其中鏡頭逐漸被抽空其叙事性及信息性内容,以求被翻轉為純感官領域的體驗。這一策略的極限便是《不散》中的催眠性郁積與《郊遊》(2013)中的麻痹性凝滞。然而,僅僅将這一策略歸結為一種形式上的追求,是有失公允的。這些電影從一開始就僅是以一種奇異的散行遊弋的舞步脫穎而出的。
...《愛情萬歲》更将這一手法推向極緻。此片設置了三個彼此隔絕的角色:一名房屋中介、一名地攤小販,以及擔任殡葬用品推銷員的小康。他們交錯輪舞(chassés-croisés),共享同一套公寓的鑰匙,卻幾乎從不交談(或隻說極少的話)。懸置了語言,叙事空間便轉化為一個由姿态主導的劇場,在那兒,(無)舉止與姿勢、行徑與回避,重新獲得了默劇的特質。這是一種“有聲的無聲電影”,那些具體的,不間斷的,常常是突兀的聲音(拖鞋的吱呀聲、床架的咯吱響)取代了語言,構成了其聲學質地。
人們常把蔡明亮視為安東尼奧尼(“不可溝通性”主題的代名詞)的繼承者,但我們也不應忽視他與卓别林及雅克·塔蒂之間更為深刻的聯系:他們重新發明了“姿勢”(geste)——即使是在最徹底的絕望中,它也寄居于幽默的一隅。另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情感荒唐的四散漫溢懷有一種無度的偏愛。隻要看看李康生在《愛情萬歲》中,用一顆西瓜自創保齡球遊戲,或穿着裙子與高跟鞋在地上翻滾,就能明白這一點。這些姿勢脫離了頑鈍現實的軌道:身體拒絕溶解于背景之中,這些姿勢便是它發出的呐喊。
...
...這正是蔡明亮電影中的核心問題:究竟是什麼為人物帶來了慰藉?在幾乎封鎖或壓抑了所有情感的空間中,欲望又是如何悄然潛入的?這一問題并無确切的答案,不過它潛伏于一切流逝、消散之物中,時間、情緒、幻想、歎息,最重要的,是那些水。水是蔡氏電影中的主導元素,它淹沒公寓,從下水管中倒流(《青少年哪吒》),又随雨水滲漏滲出(《河流》)。
青少年哪吒,1992
抑或,同樣這般樣子滲透電影的,是清晨公園一位女子的淚水。這災難一般的啜泣為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淚水浸透了影片的最後五分鐘——這影片便是《愛情萬歲》。有人認為這是絕望之巅,但我們卻常常忘記,這浸滿淚水的面孔在現實時間中映照的恰是拂曉的來臨,她正等待着那束驅散天空灰冷本色的晨光。
這束光,也被我們稱為: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