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第一季的《黑鏡》,點開的時候沒想到自己看過,但是經典影視永遠不會看得疲憊,再看一次還是非常津津有味。
整部劇都高度概念化、符号化,但是最終呈現出來的并沒有那麼抽象,而是将概念化的設定以很日常、很細節的橋段表現了出來,濃縮了很多意象,非常短小精悍。
第一集 首相與豬
試問誰不想看首相幹豬呢?包括屏幕前的你我
真正的同情是少數的,輿論是可以被操控的
——政治人物的倫理困境
越是高層的人物,似乎越是身不由己。當然,他們習慣于投機耍滑,包括但不限于利用電腦技術進行改頭換面、蒙蔽群衆、訴諸法律。當所有的後路都被兇手堵死時,在媒體進行大肆渲染時,群衆給出的輿論壓力走向時,首相還是不得不低頭。否則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政治生涯、人身安全。
當然,他們還是有補救措施,因為規則永遠是統治階級制定的。
——媒體的正負兩面
一方面,媒體需要呈現最新的新聞與信息;另一方面,為了逐利無視與上層的約定,且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而不擇手段,以至于洩露了官方的計劃,間接造成首相不得不親自上陣。并且,媒體的方向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群衆的看法。
——群衆集體意識的盲從
這裡還是不得不提及那本爛大街的書《烏合之衆》,裡面曾經表明,如若将個體放置于群體中,那麼個體的責任感會消失;為了獲得群體認同,個體自動放棄思考。
群衆由一開始的同情,到後來的對公主同情,再轉向對首相的施壓。等真正開始時,群衆獵奇感滿足之後,才開始出現愧疚與空虛。
也正是所有群衆的聚焦都在幹豬一事上,因此公主提前的釋放并沒有人能注意,也就是說沒有人在乎公主的安危,也沒有人在乎首相的困境,人們隻在乎他到底要不要幹豬。
這部劇真的很愛諷刺群體大衆,這在之後的第二集也有所體現。
第二集 表演之王
底層賺錢就是騎車來的裡程,入場券隻是變成上層工具的門檻
大衆供養着統治者毫無知覺,覺醒者單打獨鬥終淪為新鮮擺件
——濃縮型社會運轉機器
人們被規則制定者異化成騎車機器,每天困于格子間,衣食住行都有花費。同時,推出的選秀大賽也正是上層人給下層人的一根胡蘿蔔,隻有拼命的貼近,才有可能享受到和他們同樣的生活,但其實并不能。在這樣的環境裡,人的精神狀态也并不健康,大家沉溺于統治者推出的虛拟幻想,放在現在來說,也就是奶頭樂等,大家都處于一種娛樂至死的狀态。
極端、憤怒、冷漠、僥幸一直在滋生,而這樣的心态也正好被統治者狠狠利用。人們騎車發動能量維持整個社會運轉,而統治者隻需享受,并把矛盾轉嫁為舞台上的表演者。這也就是上層常常使用的手段,矛盾轉移。大家麻木無知,并信以為真,争先恐後的将自己資源,又雙手奉給統治階級。
——被哄騙者
天真無知的人往往察覺不到體系的運轉,并在價值觀崩塌時,為了逃避和享樂,以及無法做出對抗的絕望,放棄了重塑的機會,繼續為原有體系進行妥協。因此,她成功淪為了上層的玩物,成為了桃色片的女王。
——虛假覺醒者
察覺到了體系的虛僞以及虛無,也察覺到這是一場騙局,他懷揣着自己真實的感受走向了舞台,他以為自己做到了反抗,但實際上,統治者巧妙地把反抗這一行為化作了為了通往上層而去反抗的一場作秀。以自己的生命為威脅,毫無威懾力。在我還沒想起原片的時候,我以為他要拿着那片玻璃殺掉評委。他有覺醒,但他為了果實殺死了覺醒。真正的做法或許是團結大衆,而不是成為孤勇者。最後,他成為了他演講的跳梁小醜。這就像韓國,我允許你批判我,但你得為我服務。
第三集 精确回憶
大腦确實會騙人、會美化、會淡忘,但人并不需要那麼精準的記憶來折磨自己
—— 可循環播放式的過去
這似乎讓所有人都逃不出過去,飽受過去的折磨。人們會反複咀嚼昨日的細節,有時夾雜着發現新大陸隐秘傲慢的驚喜,有時夾雜着對外界判斷的猶豫不定。不管什麼情緒,都會讓人深陷其中。就此,人踏入了這類科技最大的陷阱——背叛當下。
因為過去是無數的當下組成的,未來也是由無數的當下組成,人沉溺過去就意味着抛棄了當下,因此其實也就是抛棄了過去和未來。人,相當于放棄了自己。
人試圖從蛛絲馬迹中,找到令自己心安、質疑的證據,試圖一遍遍回味當時的感覺,但一切都是虛假的,因為一切都是過去。
其實這集最大的矛盾點在于,劇集本身試圖說明精準式回放記憶對人的影響,但劇情卻将人的出軌懷疑坐實,這就為男主的情緒失控找到了合理的緣由,因此科技對人的影響也就減弱了。
—— 婚姻與謊言
雙方伴侶的不信任,由精準回憶做了最大的推力。如果他們擁有正常的大腦,也許不會再糾結更多的、更深入的東西,因為你無法記得更多細節,也無從查證更多證據。但片中男主卻可以使用,在自己的懷疑與尋找中陷入癫狂,最終選擇放棄了這類科技。其實片中的女主讓我看的很火大,出軌但愚蠢。
如若做一些劇情修改,那麼我大概可能會寫男主一日複一日沉浸在回憶中仔細搜查,他覺得不對勁,但沒有關鍵證據,幾次找女主對峙也都沒有成功,在一次發瘋後,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的證據,這讓男主覺得自己是不是過于神經質了,于是他決定真正信任妻子,摘掉科技。然而結尾卻可以展現女主還是跟小三在一起,隻不過他們的掩蓋痕迹掩蓋的非常好。這樣我個人覺得才會有真正的反轉和諷刺效果。
第三集,我個人感觸不是特别多,因為于我個人而言,出軌是一種最不會傷害我的行為。在我看來,出軌是一種很low的行為,我隻會為我自己的親密關系選擇感到丢臉,而不是被傷害。這就像外人丢了一根骨頭,對方就直接無腦地貼上去,這隻能說明對方是一隻發情的動物,而不是對自己的損失。
重新寫東西,不知道會不會出現語言混亂的情況,如若存在,先行緻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