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開播沒多久我就在看了,當時就覺得,這部劇是真不錯,法律功底真紮實,沒想到看完之後發現,也就法律功底紮實這一個優點了......

首先說這部劇的結尾,非常标準的大團圓結局,但是正是這個大團圓讓我覺得很諷刺,宋法官對徐天的原諒來得猝不及防,完全沒有鋪墊和轉折,非常生硬地就複合了。宋法官,你要是被道德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同樣的,雖然我也嗑葉芯和周亦安,但這一對的感情刻畫也很失敗,周亦安還比較明顯,葉芯是真怎麼表現過她對周亦安的喜歡啊,編劇你要是不會寫感情線可以不寫的,寫了對我國的生育率也不會有貢獻的(熱知識,去年的人口增長是48萬)

最後,我最痛恨這部劇的一點,改編。把這部劇推上風口浪尖的是對貨拉拉案的改編,但是我更痛恨的,是這部劇對江歌案的改編,把苦苦堅持為女兒讨回公道的母親改編成了相識多年的新婚丈夫,恕我不能接受。

即使劇中的丈夫再怎麼說妻子是自己的一切,失去妻子自己就沒有了家,我都無法接受這個改編,因為我始終覺得,丈夫和母親,是沒有可比性的。我覺得事實亦是如此,現實世界也讓我們看到了,真正替死者發聲的人讓我們記住的是江歌,而拿苦難做營銷的人,隻讓我們記住了林生斌這個名字,有多少人記得他妻子叫朱小貞呢?

江歌案之所以能得到這麼高的關注度,除了案情的特殊,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江歌媽媽江秋蓮女士的堅持,如果不是她一直堅持發聲,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對正義的追求、堅持起訴劉鑫,我相信很多人或許已經淡忘這個案件了,把這麼偉大的一個母親的角色改編成丈夫,我真的無法接受。

如果說《底線》對貨拉拉案的改編抹黑了貨拉拉案的司機,那麼《底線》對江歌案的改編就是徹底地抹除了一個母親的苦苦堅持與對女兒的愛,抹除了她這麼多年來的付出,這兩者,我都不接受。

這部劇的法律功底确實很強,但還是希望編劇好好學習一下應該怎麼寫劇本,實在不會寫可以不寫,不要給觀衆喂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