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思路

電影要在大屏上看才暢快。《這個殺手不太冷》算是二刷,第一次是因為久聞其大名在視頻網站上看的,結局似乎到裡昂和瑪蒂爾達複仇成功就結束了,是個happy ending。但這一次導剪版在國内重映讓我看到了一個新的結局,更符合這部片的悲劇色彩。
二刷後,我想結合最近學的精神分析學,以一個更加學理的視角對這部影片進行分析。

一、“愛與死,我隻選一個”
在影片的中後段,瑪莎爾達重回了弟弟被殺害的房間,看到弟弟倒下地上的輪廓,複仇之焰再次燃起,拿着家裡藏好的兩萬塊作為保證金想要雇傭裡昂幫忙複仇,結果裡昂以“忘記過去吧”為由拒絕。
瑪莎蒂爾擡起左輪手槍對準自己的腦袋,冷冷道:“愛或死,我隻選一個。”裡昂不語,隻是在瑪莎蒂爾開槍之際奪去手槍。他選擇了愛。而瑪莎蒂爾賭對了。
愛與死,我想從這個角度切入談談本片的主題。
本能論是弗洛伊德理論的核心,他認為人的心理結構由兩種本能構成,生本能與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設性的,後者是破壞性的。生本能又包括性本能與自我本能,性本能源于基因對繁衍的沖動,自我本能源于人對死亡的恐懼與生存的渴望。死亡本能包括對内的自毀傾向與對外的破壞傾向。


二、大叔與蘿莉的生本能
這裡想先談談生本能中的性本能。
性本能是人類行為的底層邏輯,性欲是人類成就的驅動力。個體的心理發展會經過不同階段,不同階段多與力比多的滿足和壓抑有關。用馬斯洛的需求原則解釋,動物性的性欲滿足隻是最低級的生理需求,而人的更高級需求有社交需求,愛情便是更高級的需求。
瑪莎蒂爾對裡昂的情感真的是愛情嗎?
正如裡昂所說,瑪莎蒂爾還太小,不懂什麼叫愛。而且裡昂是年過三十的老男人,瑪莎蒂爾隻是個處于青春期未成熟的小女孩,她沒有經曆過愛情經曆,生理也不允許性愛沖動。
但愛一定是經曆過或學習過的理性經驗嗎?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解釋,愛他人的本質是愛自我的理想人格,是壓抑的理想化實現。人到了成熟期,受社會倫理與道德規範,力比多受到壓抑;被壓抑的欲望在隐私的夢中得到滿足,創造出理想的本我。将本我投射到現實中的異性,他或她就是愛情的理想型。
瑪莎蒂爾家庭悲慘,同父異母,父親是個混蛋,甚至虐待她;家裡的姐姐和後媽并不将她視為家庭的一份子。她對家庭親情的渴望受到現實的壓抑。
她質問,小的時候就是那麼痛苦嗎?極度幻想着長大。她照顧着4歲弟弟,把自己視作母親;她在樓梯邊緣吸食着煙,假裝自己是個成年人。但她還隻是個孩子,對成長強大的渴望被現實壓抑。
黑幫因為追查被私吞的毒品,殺害了瑪莎蒂爾一家,家裡唯一與她親近的四歲弟弟被殘忍射殺,她想為他報仇。但由于身體的幼小與能力的不足,複仇的渴望受到現實的壓抑。
她因為幫裡昂買牛奶逃過一劫。在公寓的走廊盡頭,她面臨着死亡威脅敲響了裡昂的門鈴。門開了,裡昂像上帝一樣散發光芒,拯救了她。
裡昂是一名冷酷的殺手,成熟而強大。他在救了瑪莎蒂爾後扮演小豬開解她,讓她在絕望中感受到感性的溫暖;他年過四十,體格健壯而有力,精通槍械與殺人技巧,這正是瑪莎蒂爾所期望長大後的理性的理想模樣;他違背殺手的戒律,為瑪莎蒂爾而複仇,用付出将兩人的人生聯系在一起。
裡昂的形象完美地契合瑪莎蒂爾的被壓抑本我,而且與她共同經曆過難過忘卻的深刻現實生活,經曆掙紮,也為其付出。如果這不是愛情,那什麼是愛情呢?

那麼裡昂對瑪莎蒂爾的感情是否是愛呢?
這裡我想換一個視角,不再從性本能的壓抑—滿足視角談論,而是從自我本能的角度出發來分析。
自我本能涉及人類趨安避害本能,包括飲食、睡眠、防禦、反擊的基本需求。
裡昂同樣出身于一個悲慘的家庭,年輕時愛過一個貴族小姐,但卻被她的父親殺害,會。這段愛情複仇後他從意大利來到了美國,并一直從事殺手行業,居無定所,難以建立穩定的社會關系。
裡昂一直是渴望着愛的。在影片的前半段,裡昂在完美地完成殺手任務後去看了一部電影,他看着熒幕上潇灑的男人露出了微笑。但他正常的社會脫節太久,也因為殺手的職業身份不能有軟肋,因而隻能愛情的渴望将壓抑心底,不去找女人,甚至對正常生活的渴求也隐藏起來。
他的生活處于殺人或被殺的狀态,機械重複着每一天,隻是為了攢錢,但攢來的錢僅僅是存着,永遠取不出也花不出去。睡覺時永遠閉不上眼睛,他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他的人生正如他最好的朋友盆栽那樣,根部無處固定,四處飄蕩。
直到瑪莎蒂姆的出現。這個小女孩給他的單調的殺手生活帶來了意義。他有了牽挂,有了為其願意付出的人,他思考起殺人攢錢有什麼意義,思考起了死亡之後遺産給誰繼承。他終于可以安心地躺在床上,打起鼻鼾,第一次睡上安穩的覺。也許,盆栽該找到一片花園,尋到一片土地,讓根部能夠穩定生長。
因此,瑪莎蒂爾的出現是他的自我本能逐漸得到滿足,尋求到人生的意義。從這一角度而言,瑪莎蒂姆是他的拯救者,他以愛情的方式回報着。裡昂也是愛着瑪莎蒂爾的,盡管她身體嬌小,年齡尚未成熟,但裡昂将性愛沖動擱置,羅曼蒂克般地愛着她。

三、暴力與犯罪者的死亡本能
以上基本從生本能的角度上分析了殺手和女孩兩個人物。接下來,我想從本能論的另一端——死亡本能來談談電影中的死。
“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死亡是一切混亂的終點,也是生命的盡頭。死亡本能向内表現為自毀性傾向,向外表現為破壞性傾向。自我對于他人的殘酷、謀殺以及攻擊都是死亡本能所驅使的。死亡本能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兒童時的遊戲經曆。死亡本能理論可用于解釋反派斯坦斯菲爾德喜好殘酷虐殺他人的心理,甚至可以用來顯示犯罪片的暴力元素。
斯坦斯菲爾德表面上是緝查局的禁毒警長,實際上他是販毒鍊條的暴力維護者。通過威脅殺人等方式清除對販毒生意有危害的任何人。
于他而言,殺人既是職業,也是愛好。他喜歡在殺人前聽古典音樂,暴力時空氣中的肅殺氛圍好像平靜的鋼琴樂符;他每次殺人前要吃上一顆鎮定藥,仰着頭配合着骨骼的咔嚓響,劃入體内,這是他獨有的殺人儀式;他的情緒極度不可控,因為被弄髒的西服,他往死去的屍體狠狠地傾瀉槍中的全部彈藥以洩憤。殺手的戒律—不允許殺老人與孩子,他會輕易地打破,甚至享受着虐殺弱小。
他的心理狀态就像個孩子,極度的以自我為世界中心,周圍的規則都由他來制定。殺人就像一場遊戲,他是遊戲的規則制定者,沉浸在像上帝的掌控感之中。對手放棄抵抗時他反而更興奮,因為對手遵循了他的強迫性沖動;但是事态一旦超出他的掌控,對手反抗了,他會非常憤怒,意外情況會打破他在遊戲中上帝幻覺。這就是他會在馬蒂爾達父親開槍反抗後射殺屍體洩憤的原因。
這樣喜好暴力的人物形象在犯罪題材的電影基本會出現,而套用死亡本能的理論解釋,暴力施行者的心理中崇尚混亂無序的沖動占據了上風,死亡本能壓倒了生本能,毀滅傾向赤裸裸地暴露出來,有一種将他人轉化為全生命狀态的沖動。


以上是我從弗洛伊德的本能論對影片的愛與死主題進行的分析,理論掌握的不深,這用起來也不太娴熟,隻是一種嘗試,将這段時間學的學術理論影評的形式實踐。如有錯誤,請多多包容。經典電影的的确是常看常新,小的時候可能關注點停留在暴力場景、大叔與蘿莉的不倫之愛;現在長大些了,學習到一些新理論,影片變成理論的實踐載體。也許再長大些,學到的東西更多一些,電影的完整面會像我敞開地更多一點。這便是看電影的樂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