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潔的一部電影——105分鐘,短小精悍,由電影頻道出品制作。故事線簡單、直給、順當,然而僅僅看海報影迷就知道這是一部小制作的、在茫茫影壇中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影片。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對這部電影的推薦。

詠梅的表演一定是這部電影的高光。太多情節的感情處理都恰到好處了——不濫用所謂的“爆發式表演”去表現人物,給觀衆充分的共情和想象的空間;同時對感情的處理非常細膩,一眉一眼間直接給到觀衆觀影所需要的内容。她的表演讓我堅定相信,在青島,真的有這樣一個廖晨雪存在過。這實在是了不起!關雲天離開青島去國家地理面試時,廖晨雪背靠牆的那幾秒鐘的哭戲實在是讓人心憐。詠梅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而半路入行的演員,在整部電影中對于表情的控制和自然的處理,讓人不得不贊歎她驚人的表演天賦。

同時,我更有感觸的則是導演與編劇在這部戲中扮演的作用。他們的作用與詠梅的表演一樣,對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起到決定性作用。

“都恰到好處”。故事内容簡單清晰,情節推動毫不拖泥帶水,和當下的大制作大電影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這部電影就像,當嘗過了滾燙麻辣一應俱全的麻辣火鍋之後,第二天吃一餐清淡、樸素、美味的小炒一樣驚喜與可口。當然,這樣評價電影很主觀,但我看罷卻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是一部長久沒有看過的、如清淡小炒一樣的故事片了。或許這樣不加以缜密策劃精心布置的小故事片,更能用其中的美好安慰我混亂疲憊的一周。或許呢?或許更是因為“大巧不工”?或許都有。

對了,剪輯與鏡頭,這也是特色。讀者朋友,您不妨再回憶回憶,這部電影是否很少有很長的場景?長鏡頭更少。我感受到,導演試圖以一種極簡的态度,輔以恰到好處的留白,用最低限度的時間展現出完整的故事内容。全篇完全沒有廢鏡頭、沒有冗長的對話——一切都在為簡潔服務。一個鏡頭打過去,交代結束再打回來。它不複雜,觀衆也不累,我享受着這樣的觀影感覺,它就是把故事講好,同時不加粉飾地送到我的面前。每個橋段都壓縮到了極緻,在傳達情緒的同時僅僅為了講好故事服務,關于人物的一切都直給到我的面前。導演似乎讨厭拖泥帶水,我也是。

再說那就是編劇的功勞——台詞。台詞的簡練有力是加分項。角色關雲天的台詞風格正是2000時代的特色,盡管這部電影已是在其最末期拍攝。站在2024年,我始終懷念這種風格。它粗糙但不暴力,它有個性且不怕冒犯,它總是讓主人公在需要的時候文鄒鄒地談上那麼幾句,讓你覺得“嗯說的真有見地”,然後或多或少地被這樣的主角形象所吸引。這種頗具電影感的台詞,其中言中的三兩語,真是會揪着人不放,再過去的很長時間後再次想起,感歎它的味道。

各位讀者,您看,我很俗,不懂得欣賞電影。我隻知道吃了太多飽餐,看了太多“多巴胺”式的顔色搭配之後,急需這樣清淡,簡潔,在小地方“餓你一下”恰好留白的電影。這電影談不上有多好,但是它應有盡有,也隻有應有。我們能看到導演熟練的電影技巧——廖晨雪噩夢的那一段蒙太奇是我近來看過的最好的對夢的刻畫,但他不濫用。他知道演員的表情需要留白、故事需要留白、即使是小橋段也需要留白。他知道這樣的“小”電影中,各個元素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展開,相互交錯但絕不喧賓奪主。他知道這電影需要——都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