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韓國人很敢拍的一集。總是這樣,聲音非常大,但實際上無法改變韓國現狀一丁半點。不過還是挺喜歡這個綜藝,因為可以讓觀衆一起深度思考的感覺真的很不錯。雖然最後也感覺到了娛樂性過度這個問題,但總歸是個好開始。
以及想說說河馬,最開始我是不輕信任何貼女性主義or女權标簽的人的,我不喜歡強調标簽化這種事。而且她的很多做法,我也不理解甚至困惑,比方說她接受騎士的100萬,換做是我就是淘汰也不會接受的(當然我應該也落不到那種境地,我是騎士絕看不上的強硬人設)。但後來看到講貧困那一期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了解到,啊原來河馬是這樣一個人。因為她的成長道路上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所以她對幫助與被幫助是沒有過度思考的,這在她的世界觀裡是人人都能互助的,所以她接受,她也會給任何受難的人幫助。
她的确是理想主義和善良的化身,但理想主義之所以是理想主義,就是因為太純粹,純粹的東西,是上不了桌的,是會被主觀摒棄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理想主義的時刻,但隻有極少部分人能堅持着,用她們忠于自己,自洽的方式。
我想河馬的确不太适合當過于政治化、社會化的領導,或是做決策的人,但她會用自己的方式,文字也好,講座也好,她會持續性的輸出着。理想主義如此,我想也足夠讓人覺得,這世界沒有那麼糟糕吧。
——
再說說這節目裡我比較欣賞的幾位選手。
一個是genie。她幾乎是富家女的典範,從出生到教育到三觀等等,富養起來的女性,又因為曾經家道中落而對金錢有着過分執念的女性。
無所謂她在遊戲裡的一些舉動,我覺得她是表裡如一的,從頭到尾都很忠于她自己的理念,為了錢。這有什麼不對呢?相反,我十分欣賞她的敢,敢于在最開始就為自己争取權力(當領袖),敢于守着自己那種免淘汰券死也不松口。其實大家都知道她不想給,如果換個性别,早就無愧于心在那大大方方坐着等倒計時結束了,也就是genie身為女性,還在為骨子裡的感性,跑了那麼兩步,最後一個人坐在桌子前“懊悔”。
當然還有第一次分配的時候,其實可以寫400萬的,再敢一點其實也可以。
從小就是打壓式教育的我,讨好型人格,從來沒想過,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可以先争取再想有沒有資格的。機會不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是誰先抓住它誰就有資格擁有它。
——
本傑明純粹是把遊戲當秀場,要是不搞那些人設,以他的老油條屬性,混到最後也沒什麼問題。屬于是給這個節目最合适的綜藝看點了。
其實所有人都被不良分子的title給唬住了,沒有思考過這個身份的作用,獲勝方式,再加上唯一的記者智商匹配不上野心,陰差陽錯。
理想的烏托邦,所有人都互相信任,包括感化不良分子。每一次淘汰其實都有辦法不走人的,最後不良分子分配兩個差不多錢數的人進行遊戲,或通過控制每個人剩餘金錢數,或許也可以達到所有人都活下來并分到錢的理想國。
哈哈哈哈,搞笑,人性存在一天,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除非明天三體人把地球人進化一下。
同理,麥克也是。
不過麥克這個人的确挺有意思(非褒義),屬于是不能用刻闆印象去看的一個人,雖然做着很讨人厭的舉動,但他也有自己偶爾清晰的思路。不過搞笑人設真的給讓節目輕松很多啊。
——
還想說什麼,超人和白熊兩個政客發揮的中規中矩,對白熊報以期望,希望她在前後輩文化嚴重以及男女并不平權的韓國社會,随着年歲的增長,能掌握更多話語權,然後還不要成為惡龍。希望有一天吧。
sugar是個聰明的女性,很會利用自身的性别也好個性也好的優勢,在人群中如魚得水。她是一個邏輯自洽的上層女性,雖然感慨她聰明,但确實也沒法更進一步了。
泰德,我不知道怎麼評論。或許他的共情能力強,能知道女性的不易,能反思父權制的弊端,但他始終是個男性。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血孩子》,無論怎樣,就算把男性放在女性的地位,男性依舊隻會共情處于劣勢的男性,而不是女性。
所以我不評價他。
——
其他也沒什麼了。
說到底,他們無論出生平民還是富裕,此刻的他們,能被請到節目裡,都已經是靠自身努力實現了階層躍遷的,月薪五千萬以下的暫時保留。總之已經不是普通人了。
如果有第二季,我更想看真正來自下層,真正還被各種難題困在泥沼裡的人。多一些國際化也是可以的。(但韓國的留學生應該也沒窮的吧……)
算了,祝節目越來越好,還能有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