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的變形,關于小孩子和家人

拍五個小孩子與五種缺德,小胖的貪婪,小藍莓的嫉妒,小公主的虛榮,小天才的自大,以及旺卡的抽離。他們的問題各有成因,具體的成因當看站在他們身旁的父母。

有的父母給巧克力,有的父母給錢,有的父母給雄心壯志,有的父母束手無辭,旁觀這個自己生養卻從不理解的孩子。還有的父母以醫生看病人的方式對待孩子,把孩子逼成拒絕長大的巧克力之神,隻看得到自己的巧克力,再也看不到父母。而長大的關鍵正在于有一瞬的突轉,看見了身後的父母。

再拍一個小大人與他的德性,查理身上的正直,勇敢,謙虛自不必說,但最難得的是他的完整。他的完整來自于家庭的完整,這份完整不需要多少财富,一鍋白菜湯也能吃暖全家。有了完整的家庭做支柱,查理才會懂得适度,因而面對巧克力工廠裡的種種時不貪婪不嫉妒不虛榮不自大也不抽離。

理想國卷七的洞喻将自然哲人離開洞穴的原因寫的很清楚,因為洞外的太陽才值得觀賞。然而為何有的自然哲人在洞外觀賞了太陽之後又自願回到了洞穴?這一點是書中未言明的。放棄自己will之事,最初一定不是自己的主動選擇,而是遇到了某些事,有些契機突然飛來,橫亘在你面前,你不得不面對。醉心于巧克力而說不出parent的巧克力大師,其契機是他發現了自己的第一根白頭發。“到臨老才想到要反省父子關系,說真的,其實在回答自己敷衍了半生的命題”。拒絕家人,拒絕父親的旺卡想要找一個繼承人,這是一個悖論:如果他真找到了,那麼他就有了一個家人,他就成了父親。他不能接受這一點,于是在淘汰了其他小孩選中查理時,他給出了自己的二分條件(也是給出了自己的前見):巧克力工廠or家人,二選一。完整的查理不是醉心巧克力的小孩,他明白巧克力工廠的珍貴,卻能看到得到家人的珍貴,明白這個極端二分是不可取的,因而理所當然拒絕了旺卡。這是旺卡遭遇到最大的沖擊,是他質疑自己太陽的意義的契機,是他萌生從洞外回到洞内想法的契機。最終在查理的陪伴下,他回到了洞穴内去看望自己的多年未見的父親,父親依舊三句不離醫生的老本行,可滿牆關于兒子巧克力工廠的剪報已證明了一切。旺卡重新有了父親,也就能再去當查理的父親。他重新找回了父親這個家人,也就能融入查理的家庭把他們當做家人。于是,他真正的長大了。長大,是自然哲人返回洞穴之内這個難以理解的行為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