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家庭,不同的相處方式,有的氛圍嚴厲、壓抑,有的輕松、快樂,隻能說,人各有命吧。
第一集:
華裔茉莉和她的母親
不比使勁卷孩子的“虎媽”,這位媽媽有些話我真的覺得很贊同,例如從小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學會輸,才能學會赢,孩子的可能性很多,不把她局限在花滑上面以及希望孩子是一個很努力的普通人(雖然我覺得這樣已經很不普通了)。其一,美式的鼓勵教育與其産生了巨大的反差,我以前是贊同美式的鼓勵教育的,孩子有自尊心,讓他們開心自信陽光的面對生活很有必要,但同時,培養這種抗擊打能力我也很贊同,因為我的就比較弱,站在我的角度來看,确實這種生活經驗是有利的,看片子,孩子很努力,也會受挫,但就是說不上來,覺得這樣真的太累太累了 ,累孩子累大人,這種童年真的會幸福嗎?隻能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選擇的權力吧,好不好自己才最清楚了。我最感動的一幕是,茉莉輸了比賽後,她爸爸帶着她去向第一名的小姑娘祝賀,看到這,真的覺得,哇,尊重對手,更是尊重自己。
每個孩子從小的機遇真的太不同了,茉莉有最好的教練:全美花滑冠軍,有最好的冰場:冰場距家200多公裡,有優厚的家庭環境以及豐碩的經濟實力:耶魯的父親和取得雙學位教育碩士的母親,有雙語環境:中英文都是母語,有太多的機會,太多的可能性了,同時,她媽媽除花滑之外,還給她報了很多的課,例如體操,國内的編程,專門開了公司給她拍廣告等等,花滑一小時2美元,每天,每周,每場比賽的教練指導,場地以及别的課程的費用,我隻能說,他們家真的掙的太多太多了。但伴随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質的家庭背景,茉莉從小就像被安排好了一樣,從早到晚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在冰場上不斷的摔跤,疼的哭,持續的訓練,累的哭,亦或是比賽的排名不如預期,氣餒的哭,她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她媽媽不斷的讓她更努力或者讓這種努力延續下去,學心努力會有收獲,但真的覺得好累好壓抑啊。
第二集
網紅胖少女和她的兒子
這個家庭給人一種很鮮活的感覺,雖然給孩子從早到晚還是安排了很多日程,大提琴,習題,足球,編程等等,可能是因為這個小男孩自己說喜歡這些(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歡,還是她媽讓他覺得喜歡),就是感覺勞逸結合,不光隻是習題,還有音樂,有運動,休閑時間一家人一起下下棋,還蠻好的,給人一種陽光樂觀的感覺。他的媽媽網紅胖少女剛開始我覺得對孩子挺兇的,有些嚴厲,但後面人物塑造的很豐滿很生動,例如她因為父母的要求放棄了中文專業轉去學法律經濟,即使這樣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在與兒子的相處過程中,将趣事記錄到網上,從而成為百萬博主,真的很酷诶。亦或是她滿腦子費勁的想給被搖号進普通小學的兒子轉到更好的民立學校,後來看到英語老師的教學方式很有趣,且不比那些好學校的老師差,于是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轉學這個想法。再有她穿梭于各個身份之間,白天她是外企的白領女強人,晚上回家她是教育孩子的普通母親,中午和剩餘時間健身或者是回複粉絲留言的百萬博主,每年都會給自己留下一個休息時間去和朋友玩,她說,她和孩子在一起很開心很幸福,但沒有和他在一起也很開心很幸福,就是想做一個普通的家庭普通人,雖然我感覺并不普通吧,但她擁有普通人的普通的那種閃光點和小幸福。生活就是這樣吧,有苦有甜,會很努力,很勤奮,也會很開心,很幸福。
第三集
夢中情家!!!自由,灑脫,閑适,輕松,這氛圍真的太好太好了。一個人的生活狀态是真的可以映照在她的精神狀态,她的孩子,她家庭的氛圍上的,就是大家狀态都特别好,生活的也很幸福很開心。我很喜歡她媽媽的生活狀态,她的話我真的很贊同很喜歡,例如說,她不覺得單親家庭的人就怎麼怎麼樣的刻闆印象,是長輩孩子自己決定了自己的狀态,而不是這個标簽的加持決定。所以當她女兒看到别人和父親愉快的玩耍時,媽媽就問,你是不是也想有一個爸爸陪你玩,她說,是的。媽媽就覺得這很正常,不是說單親孩子就完全不需要也能很幸福之類的,這在于你願不願意勇敢的面對現實,你心裡确實有這個想法,就去承認,這才是真實。之後爸爸當女兒想見爸爸時,她也毫不猶豫的答應她。或者她對小時候的兒子說你不是真的愛我,你隻是需要我。這個觀點有點酷诶,但我可能還是覺得孩子是無條件的愛着父母的。再比如,她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見,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女兒想當廚師,兒子想當編劇甚至轉學辍學,也還是沒有任何話,就是全力去支持他們,她覺得,不是孩子取得了成就,她就覺得很榮耀,而是她能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們的分開,這才是尊重,才是幸福。有時候,她和男朋友一起住的時候,女兒想讓媽媽和她一起住,媽媽沒有說她不懂事,而是給她講道理說,如果你的朋友來你家住宿,你會讓你的朋友獨自一人嗎?女兒便很欣然的換位思考接受了。還有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你感到變扭,那麼身邊的人一定不會覺得輕松。一個人的狀态,是否熱愛生活等等,真的能感染到周圍的人,如果你像前兩集的家庭雞娃,那麼你就會感到緊繃,壓抑,難受,但如果你像媽媽這麼灑脫的話,身邊的人也會輕松,被治愈。就像她對女兒許願的時候說的,要記得謝謝月亮哦。我也想要松弛的人生。
第四集
熱愛音樂的媽媽和她的女兒
就是很無語吧。我能看出來,她媽媽确實很喜歡很熱愛音樂,同時也就把她的想法強加到女兒身上,讓女兒也走這條路,她是真的沒有考慮到女兒的感受嗎?女兒說,她不懂,但這不是她的夢想。即使這樣,上着各種各樣的課外班,鋼琴,二胡,武術,中國舞 還要學雙語,知道媽媽很累,但她還是全心全意的愛着媽媽,我就覺得,孩子對父母的愛真的好真誠好單純,可能你為我做了很多也很累,可能你脾氣也不好沒有很多時間陪伴,但我就隻是單純的愛你。再看看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也是蠻恐怖的,兩次考試,前百分之一和前半分之五進入天才班,将最優質的資源分配給最優秀的學生,半日制上學,其餘半日還是強制的課外興趣班,層層選拔等級分明。還有幾個點就是媽媽給孩子講的道理,有我保持中立的,就比如說,孩子覺得很累想要放松,但媽媽就覺得可以再堅持一下,一方面我覺得如果養成了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精神也蠻好的,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畢竟孩子才是當事人嘛,更何況媽媽已經在決定她的人生了。也有我贊同的,就是說,即使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也要不斷嘗試,像練小時候琴總是彈錯,但父母教導她,熟能生巧,她于是發現,确實诶,隻要足夠認真的對待那件做的事情,不斷的訓練,會慢慢熟練的。還有她女兒從幼兒園大班就考獎學金,雖然沒有考上,媽媽就跟她說,她很開心,因為女兒很勇敢的在大家面前演奏,或者她會觀察然後發現女兒的閃光點,例如女兒雖然回答錯了主持人的問題,但是依然舉手,看到旁邊的同學回答對了也會鼓掌祝賀。但當然也有不贊同的,例如沒有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她這麼累這麼辛苦,将自己愛音樂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是,音樂是美,音樂是好,但沒必要,還是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意見。再說,她給女兒畫圖說,如果你跟紅色的人在一起你會越來越紅,假如你和黑色的人在一起就會越來越黑,其實這種話當然不是第一次聽了,中國媽媽這樣這樣說的也很多的,就是我媽都給我說過,要跟學習好的人玩,不要跟學習差的人玩之類的。每個人都是彩色的,他不該也不能用一種顔色(紅色,黑色等)去概括,每個人身上都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不管你和誰一起,你想的話,你總是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再者,隻要你自己覺得輕松,聊的來,能做自己,和誰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第五集
開明媽媽和成熟的小大人兒子
獨立是遺傳的,兩個世代都是從小上寄宿學校,讓孩子學會獨立和堅強,不依賴别人。海澱的媽媽們真的是卷啊,從小學這些那的,還有各種舉辦的雞娃媽媽講座分享會。小男孩像一個小大人一樣,感覺比較成熟比較獨立,畢竟是從三歲就寄宿了,開頭媽媽和兒子的聊天也蠻有意思的,媽媽說,你以後流浪要告訴我一聲,孩子嗯了一聲。教育世家之外,孩子也和前幾集的差不多,學德語,踢足球,橄榄球,戲曲,拳擊,編程,不同的是這貌似是他自己的内驅力(他媽說的,媽媽希望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媽媽也是上跆拳道,舞蹈,哇,這種一起上課,共同進步的感覺很好诶。這麼開明的媽媽,就像孩子說的,媽媽沒有把他當小孩子,每一個問題都能認真回答,真好。媽媽獨立堅強,但應該是有妹妹以及從小寄宿的原因,她也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愛。這種教育方式我是覺得不錯的,本來我不太支持寄宿,因為會缺少愛,但兒子又說,他覺得寄宿很好,互相照顧,男人的友誼是女人不懂的。那就尊重當事人的想法吧,雖然沒有父母的愛,但朋友之間的友誼和愛也是很美妙的。
第六集
調皮兒子和自說自話的媽媽
片子一開始,就是兒子與媽媽起争執互相打罵的樣子,我還說呢,這兒子也太沒禮貌太調皮了怎麼敢像媽媽扔東西?後面再看了一些後,讓我更能夠理解兒子,甚至覺得,有這樣的媽媽确實像他媽說的那樣,是兒子該經曆的修行吧。又是一個重組家庭,與之前不同的是,他媽媽是完全經曆了和兒子一樣的心路曆程,和兒子相同的遭遇,就是父母離婚,孩子很被動,必須接受新人的到來,這時候孩子當然不願意了,本來全屬于自己的媽媽卻變成了在乎别人的媽媽,任誰都會心裡不平衡吧,于是出現了視頻剛開始的打罵的場景,如果站在我自己的立場,我會覺得完全完全完全不可能接受,但畢竟人家是單親家庭,我沒有經曆過,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或許有些随意了,可能單親媽媽确實要兼顧孩子和工作很辛苦呢?可能隻是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孩子從小就精力非常的旺盛确實很難帶呢?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他确實接受了,咋先不說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了這些事實吧,而且還是男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男孩子沒那麼介意,或許是性别的刻闆印象,就覺得男孩子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心思敏感一些的。但相同的經曆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孩子也會和母親好好溝通 講述她當時的心路曆程,給孩子講說,你自己和媽媽對于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人,對于你自己來說,喜歡親爸爸,對于媽媽來說,喜歡後爸爸,所以,如果想讓兩個人都開心,那就是要記着親爸爸,但也會和後爸爸和睦相處,這樣兩個人都會幸福。後爸爸确實也挺開明的,不會一味的去讨好孩子,隻是會按照怎麼自然怎麼相處的狀态,來和孩子構建關系,其實這一點真的特别重要,什麼關系都适用,如果父母不能這樣做的話,一味的讨好,孩子會覺得你很沒用,很卑微,孩子需要的其實不是這樣,孩子需要的是尊重,是互相的尊重,這樣兩個人相處才會舒服輕松。而且爸爸和孩子打遊戲,陪孩子玩,和孩子做朋友,兩個人相處還可以其實,這是很聰明的一點。媽媽的教育理念就比較自我,她不會去用别人怎麼怎麼帶孩子,她有自己的說法,但有一點我挺不喜歡的,就是說,她說兒子被她打,是他該經曆的,要靠他自己去化解,她就要打罵孩子。我真的很無語,你打人可是還有理由了,确實,男孩子嘛,比較皮,但他該經曆的這個想法如果放到本人受害人身上就覺得挺好,但如果放到施害者的身上就恰恰相反,你的意思是,你做這些還是幫他了,就有點不妥了,然後其他的想法也就還行吧。可能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是不喜歡她的,如果要是我,我就選擇逃避,我不會接受,而且想着長大了有能力了一定要離開這個家自己去生活,可能這也是一種方式,眼不見心不煩嘛。雖然我介意,但不得不說,人家新的一家确實相處的還挺好的。
第七集
巴基斯坦的獨立兒子和中國式媽媽
有外國血統的中國人說想和大家都一樣,想和普普通通的每一個中國人一樣,但走到街上的時候,總有人看他,他不一點都不喜歡這種感覺。我一直覺得中國式教育很僵硬,很糟糕,很多人于是選擇了國際學校或是在北上廣的那些雞娃學校,可是他卻很想走中國式教育的道路,我覺得也挺奇妙的,圍牆裡面的人想出去,圍牆外面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拼盡全力想和其他人不一樣,而有的人會想變得和普通人一樣。孩子想做為社會考生參加高考,母親為他四處打聽,聽到了一個建議,說是:聽這話,就知道這是個孩子,總是想一出是一出的,這個事情難度非常大,幾乎是不可能的。我真的覺得這個老師太像所謂成年人的口吻了,總是告訴你 你隻是個孩子,而我是大人了,你總是想一出是一出,想法又稚嫩又可笑,應該聽我的,我是個大人,我的想法和意見一定比你的更對更好。大人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價孩子,去批評他們的想法幼稚,根本行不通不可能,可是孩子是單純沒錯,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對人生的抉擇,就像片子裡的主人公一樣,他雖然還未成年,但想法在我看來已經很獨立很好了,大人應該作為一個引導的角色,給孩子們客觀的說明真實的情況,而不是代替孩子做決定,他也說,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可以為我的選擇負責。他們總是這樣,澆滅孩子的夢想,剝奪本應屬于他們選擇的權利,可明明大人連想法都沒有啊,他們明明連想象的勇氣都沒有啊,憑什麼對孩子的人生去指手畫腳呢。勇氣是即使知道結果可能不會好,但仍然拼盡全力去做,不試試,又怎麼會知道呢?他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大人,更成熟,但這或許根本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多經曆經曆學會為自己負責不是也很好嗎?所以是大人們太緊張或者多管閑事了,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們明白夢想對于他們的意義,放手讓他們去做,是最好的。這個孩子同時也會倒騰倒騰電吉他,畫畫也畫的非常好,很有天分,可以看出來他對繪畫的熱愛。這麼獨立的按自己想法生活的孩子真的好酷啊。媽媽的一個技能蠻不錯的,就是和陌生人聊天,讓陌生人喜歡上她。
第8集
内蒙古媽媽和他敦厚的兒子
樸實,是這個家庭給我的第一感覺。媽媽是從内蒙古遠嫁到台灣的,感覺自帶草原的那種單純憨厚。媽媽站在想讓孩子彌補自己的遺憾這一點的角度上,從小讓孩子學習她沒學的,跳繩、古筝、圍棋等等的課程,但兒子并不喜歡,所以也都沒學了。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傷心,但有一天看到電視上的新聞,說是一個孩子完成了父母的心願後就自殺了,她便覺得孩子健康是最重要的,就沒有那麼逼着她了。後來孩子學經濟,媽媽想讓他上高中,一直想着怎麼說服自己,最後也用彌補自己在這方面一竅不通的遺憾安慰自己。總得來說,媽媽還是挺好的,當孩子不願意時,媽媽會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也會反思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否恰當。至于孩子,就是從他身上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的樣子,這個年齡,就是迷茫,對未來的害怕和擔憂,會努力,偶爾也會沉迷遊戲 我最喜歡的是他平常和角力比賽時,訓練的很刻苦很努力的樣子,體育感覺有一種魅力,它可以磨練人的内心和意志,鍛煉人的身體,讓它更健康或是更強壯,通過這個非常艱辛的過程,讓人變得更好,具有一種韌性,可以看到人身上本來的野心和動物的野性,這就是原始美吧哈哈哈。兒子很不錯,會做菜,對味道很敏感,有做飯的天賦,有勇氣去嘗試、研發新菜品,被顧客稱贊,并且也選擇了餐飲學校,也有孝心,在母親節的時候為母親做了一桌子菜,堅持并喜愛角力訓練,有時候彈彈古筝,偶爾沉迷沉迷遊戲,會迷茫,也有對未來的堅持,生活的基調還是很舒适的。還有收獲的一點就是台灣的學校會舉行課外活動,自己擺擺攤啊,這種我隻在日本動畫片和泰國視頻裡見過,挺羨慕的。
第9集
上海别版“羅子君”和小提琴女兒
上海人,全職在家,這兩個關鍵詞就讓我想到了羅子君,但不同的是付出的努力。雖然都是全職在家,但羅子君在家是吃吃喝喝買買逛逛,照顧孩子陪陪孩子,而這個媽媽是一心都在女兒上面,讓她練琴,考上音附小。媽媽也知道,說是,現在的社會提倡獨立女性,這不是她的人生,是她女兒的,她也想去上班,但女兒需要全職陪護和照看,督促練琴,她就還是選擇為了女兒付出了自己的一部分人生。還有一個理由,我也覺得挺搞笑又現實,她媽媽說,當時看到女兒在算五以内的加減法,數豆子時,朋友圈的媽媽已經給孩子做三位數的加減法了,她感到了差距,就辭職在家帶孩子了。女兒從四歲開始學小提琴,每天練七八個小時,當初家裡決議女兒學什麼的時候,因為父母都不是走的傳統教育的道路,所以是從音樂和畫畫裡面選,爸爸是美術專業,他說畫畫太苦了,想讓孩子學音樂。後來,學了音樂發現,音樂更苦。(哈哈哈畫畫确實挺苦的,我畫畫的時候真的不想畫,所以也斷斷續續的,我看到很多人都是因為熱愛選擇畫畫,我就仔細思考了一下,是否是真的喜愛畫畫,畫畫時有那種神奇的感覺嗎,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但我好像就是覺得不太喜歡吧,沒有那個内驅力和動力。)女兒學了這麼幾年琴,每天看到媽媽那麼兇,那麼眼裡,幾乎每天都哭,但平時的性格還是活潑可愛的,連她都認為媽媽太焦慮了,如果平和一點和她說話會更好。影片中的媽媽,從早上吃完飯開始就讓孩子練琴,拉小提琴七八個小時,拉完不讓休息,讓她去寫作業,孩子很委屈啊,累了一天了休息五分鐘都不讓就去寫作業,媽媽解釋道,寫作業就算是休息了。啊,這麼一說,不拉小提琴的時候确實都算是休息了。媽媽和孩子都苦 ,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刻苦努力,媽媽總是很焦慮,拼盡全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讓孩子練琴以考上上音附小,但是最後,她确實成功了,孩子考上了。她也說,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個家庭的事,她們一家都在為孩子努力,外婆每天像上班打卡式的晚上去家裡做飯,媽媽從早到晚陪練,爸爸負責掙錢,外公沉浸在象棋世界。問到孩子這麼努力不累嗎的時候,她引用了個例子,上海跳水的世界冠軍陳芋汐,有記者采訪她說,平常每天都訓練不枯燥嗎?她回答說,很枯燥,也會有不想練的時候,但她已經在這個高度了,如果重新開始一件事情,又要經曆一遍,所以還是繼續走下去吧。
看到人家孩子這麼小就這麼努力這麼優秀了,于是也想說,努力真的和年齡沒有任何關系,自律的人永遠都在努力前進,懶惰的人永遠都在娛樂停滞。
第十集
四川清音傳承人和她可愛的兒子
哦咦~好喜歡這集啊,作為一個四川家庭的清音傳承人,整體就是那種四川人熱情積極的民俗氛圍,看的很松弛,也很開心。作為國家非遺傳承人,身上的擔子也肯定不輕,從小就學習清音,在她決定的時候,媽媽問了她一句話,他們家沒有人做過藝術方面,如果你要做的話,沒有人可以幫你。她就回答了說,她喜歡她就會堅持下去的。正如她所說的,她很熱愛她的工作,這讓她不僅成為了藝術家,還拿了最高曲藝獎,成為了非遺傳承人。當問起她,如果她兒子長大以後也想學習清音,當藝術家呢?她回答說,除非特别有天賦,并且做這行太苦太累了。這讓我想起了第九集美術專業的父親說,畫畫太苦了,想讓孩子學音樂,沒想到音樂更苦。藝術方面可能就是這樣,急需過人的天賦和拼命的努力吧。事業方面如此辛苦努力,間接導緻了她晚婚晚育,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她的家庭。她的家庭氛圍真的讓人覺得特别輕松歡快,不是說那種天天大家都很開心都在玩的那種狀态,是那種在一定規矩一定理念的支撐下,大家能愉快的相處,做每個人喜歡的事,這樣顯得很舒服。媽媽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和之前那集我見過的母親裡一樣好的了,不會給孩子報課外班,讓孩子跟着學校的進度,她說,内卷其實考驗的不是孩子應該學什麼什麼,而是在考驗父母的心态,父母看到别人家孩子都在學什麼學什麼,不免焦慮和着急。她也不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成為父母塑造出來的木偶。她積極發現孩子的天賦以及興趣所在,她兒子也随她,她教孩子唱歌時,孩子音準很好,還很可愛,還有就是會總是帶他去唱,去團裡鍛煉,培養孩子的心态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最不同之處, 就是她希望孩子跟他頂嘴,别的父母肯定就覺得很不禮貌很不尊重,但她覺得這是一個培養孩子思考能力的好機會,如果這句話有什麼漏洞什麼不對的地方,指出來會更好。但不僅有這些輕松的方面,這一定是支撐在一定規矩條件的前提下,必須大人先動筷子,孩子才能動,必須大人坐着,孩子站着,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覺得蠻不錯的,但有一點,就是哥哥要讓着妹妹,男孩要讓着女孩這點,我知道,這可能是紳士風度的體現,但我覺得明明都是人,都是平等的,尊重才是第一要務,建立良性的溝通對話。她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同時也會培養他的規矩,溝通的能力和她的情商,當心理醫生給兒子測評的時候,也說兒子是一個心理健康,愛笑,喜歡與人溝通交流的孩子,好的父母不是說多麼好聽的話,說他們有多麼多麼愛孩子,是真正的做到,讓孩子輕松,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快樂的長大。所以在這種很有愛很輕松但有規矩的氛圍下培養的出來的兒子,他真的好可愛,肉嘟嘟的,自信的講課,歡快的唱歌,有時洗洗衣服曬曬衣服,我很喜歡這幾幕,一幕就是他曬衣服将衣服緊貼時,媽媽溫柔的告訴他說,怎麼樣能讓衣服更好的晾幹呢?于是兒子将衣服分開了間隔晾,嗚嗚嗚好可愛。還有一幕就是他和媽媽置氣時,媽媽告訴他,讓他的眼神柔和一些,變得溫柔,媽媽好好,兒子也真的好可愛。他們每天開開心心的,四川家庭真的氛圍感好足啊哈哈哈。
第十一集
有商業頭腦的兒子和她操勞的媽媽
看這個片子本來是想放松一下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點壓力大,而且集中不了注意力,但片子中後期就好多了,還沒想到是被媽媽和他母親的故事感動了。媽媽說她小時候的時候,學校要求6:30上課,先去操場跑圈,跑完再回去上課,直到晚上9:00放學,可當時媽媽是一個自由散漫的孩子,于是母親就決定讓她早上8:00上學,下午5:00放學,可老師不允許特殊,就勸退或轉學,這時,母親說的話特别有力量,她說,這是共産黨的學校,不歸你說了算,你不能讓她退學。于是媽媽就繼續上下去了,但她成績确實不錯,海外留學後在美國矽谷的谷歌任職,真的NB。她也說,她是一個平常都在玩,但考試還能考的不錯的那種人,爸爸也是這樣,在北京一路保送到八中的,現在,爸爸在央企工作,媽媽在谷歌中國工作,都是海歸,可誰也沒想到,這麼一對學霸夫婦,他們的兒子卻算個“小學渣”,他們單位裡的孩子都很卷,還有一個鄙視鍊,最上層的屬于那些完全沒參加過高考,代替國家去比賽的,然後是通過自主招生進的學校,還有特長生一類。雖說兒子成績确實一般,在北京進六小強的希望也很渺茫,但我一看見這個人吧,我就覺得不一般,他特别能說,風趣幽默還有主見,爸爸媽媽說從小也給他報了各種課外班,但幾乎不奏效,現在就留下了數學,英語,體能和編程了,主要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從小就有商業頭腦,喜歡賺錢,說是從商店裡進了東西賣給班裡的同學掙差價,都賺了600多塊錢,還有例如在學校自稱CEO,創辦了一個小人書出版社,業務範圍都到一年級了,不僅這些,他還在b站做up主,自己拍,自己剪視頻,遊戲,魔方,電腦方面的特别懂,據說還在知乎上面回答關于電腦選擇的問題,看顯卡,内存什麼的。還真厲害,所以看的我有點壓力了哈哈哈。媽媽也說,如果兒子堅持一件事,就會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直接很努力的去做,沉浸在裡面,剛開始媽媽想讓他提高成績,但過了幾年後妥協了,發現其實這樣也挺好的。他們家庭還有一個小兒子,媽媽陪他練鋼琴的一幕我也記得挺清楚的,媽媽說,沒有孩子是從小就喜歡練琴的,這樣是想讓他們知道,沒有什麼事一開始就是簡單的,你長大後,如果你遇上了難事,就會聯想到小時候彈鋼琴,隻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練習,難事其實也就變得簡單了。我一直覺得,人生要做喜歡的事,要讓自己開心,但其實,不喜歡的事做做也蠻有必要的,隻有做了不喜歡的事情之後,你才會明白,哦,這件事我不喜歡啊,然去嘗試其他的事情,或者磨練你的意志,讓你會更堅強,又或是讓你更珍惜自己做喜歡事的時候,因為你知道這種時候不是都會很容易出現的,平衡兩者也挺好的。還有很有意思的一幕是,飯桌上吃飯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在旁邊一唱一和的講着那些講工業發展,說中國是唯一一個全品類的國家什麼的,平常這種現象也很常見 有時他們也會講社會熱點問題:外賣員的勞務合同,講曆史故事:李大钊,家裡會一起旅遊,去加州理工大學看愛因斯坦和錢學森曾經住過的房間,一起去博物館,媽媽直接充當了講解員的角色,在那滔滔不絕的講計算機的曆史,哇,這家庭氛圍真的充滿了那種濃厚的知識,還有獨立思考的味道,真的就是感覺不一樣。所以兒子真的就是活潑開朗,很有主見,我覺得男生會說話的都有點像相聲演員,在那巴拉巴拉的哈哈哈,但還蠻喜歡他的,堅持自己喜愛的事情,并不斷的為之努力。怎麼同時兼顧事業和家庭?媽媽說,為什麼很多人都來問她這個問題
,卻沒有人問爸爸這個問題,爸爸就是工作辛苦努力,大家都會誇他,媽媽就是工作好一點了都會被這樣問,可能媽媽天生就是要更辛苦的吧,要懷胎十月,再生孩子,母乳,養孩子,前三年都離不開孩子的,必須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哇,看來母親這個角色真的很辛苦很不好當啊,真是難為女人了。
第十二集
十分開朗的媽媽和内向兒子
看到這個家庭真的是,就是覺得,太像我家了,媽媽活潑開朗,真的很吵,孩子内向敏感,情緒不穩定。其實我就是不太喜歡特别開朗的人,就是覺得他們話太多了很吵,但同時你又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強烈的那種生命在燃燒在動起來的那股勁,就是說和那種安靜沉澱的人各人有各人的韻味吧。媽媽是個小學老師,有點突破我的認知的就是,她竟然不喜歡輔導孩子作業,我一直以為老師就是會帶着職業病,哪哪都說教,都教育孩子該幹這個,要寫作業什麼什麼的,沒想到這個片子裡,這個老師媽媽說一點都不喜歡這樣,這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大姨媽,她也是老師,所以我不太喜歡她,總感覺她在說教或是那種明顯的引導,就感覺怪怪的,但老師媽媽說的也對,白天工作了一天夠累了,晚上還要繼續孩子的工作的話,确實夠受的,肯定不樂意啊。兒子是從小爸爸和外公外婆帶大的,媽媽和爸爸調換了一下普通家庭的職責,但現在,媽媽和兒子待的時間多一些,我覺得這三個現象還蠻有趣的,第一個就是媽媽和兒子吵架了,爸爸在出差,媽媽很生氣的他打電話說這件事情,爸爸就頭頭是道的給她講是非,講對錯,講事實,講道理,媽媽這時候就不樂意了啊,給你打電話是為了安慰我,怎麼反倒上起課來了,爸爸就說,打電話的時候一聽就聽出兒子情緒已經崩潰了,如果他先安慰媽媽而不是講事實講道理,就會讓兒子覺得家裡沒有講道理的人了,就不會信任他們了。爸爸這個角色充當的真的很好,調節潤滑劑,又有涵養,真不錯。第二個就是媽媽說有感覺爸爸和兒子在照顧他,兒子自從學了體育之後長大了,成長的速度比媽媽快了,會跟爸爸說,有時候照顧媽媽讓着媽媽了。還有最後單采的時候,就是兒子讓媽媽忙了一天之後就去休息,不要再看劇了,這樣第二天狀态就會不好,就處理不了那麼多事情了,哈哈哈,有點意思,真的是成熟的小大人啊,但有一說一,道理誰都懂,做真的很難啊,因為看劇真的很開心哈哈哈。第三件就是媽媽和兒子的相處時間多了,媽媽帶兒子一起去學體育:棒球,說體育真的是釋放孩子情緒和精力的很好方式,學了體育之後,孩子長大了,也開朗了一些。其中有一幕是孩子和教練起了争執,于是三周都沒有上課,後來媽媽強制帶兒子去上課了,兒子還一直說不見他,就不去,我看了看兒子這性格,真是和我一模一樣,我也這樣,不喜歡誰真的就完全不想見不想理,對待事情其實也有些逃避了,也不想去處理。還有體育,我記得我平時情緒其實不太好,有時候會焦慮,有壓力,還有逃避,不開心什麼的,但當我打羽毛球的時候就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學習動力也很足,體育真的是有很大魅力的,确實能很好的解決情緒問題還有一些壓力和焦慮。再講回媽媽,她說她之所以能這麼愉快的和孩子相處,是因為童年時期沒有在一塊待着相處,不會覺得說是孩子的這些毛病啊缺點啊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因為自己從小缺于管教,所以她就很現實的去學會和孩子相處,也沒有平常家長那樣罵孩子打孩子,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接下來這句了,父母之所以這麼打罵孩子,不是對孩子沒有信心,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夠教出一個好孩子,教出一個有用的人。我覺得有時候他們也确實很焦慮,我媽也這樣,對我沒啥信心,覺得好吃懶做,啥都不幹,但我覺得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是去找工作,去社會闖一闖之類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經曆,我對自己還蠻有信心的哈哈哈。不得不說,媽媽真的是一個很能幹的人,工作也很出色,家庭也很好,挺了不起的,還是個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