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

這兩個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新聞上和教科書中常常出現。

今年年初,一部《山海情》讓我們看到了“扶貧”背後鮮活的人,9.3的評分也讓這部劇直接成為了扶貧題材影視劇的标杆。

最近,又出了一部扶貧題材的紀錄片,評分高達9.6分。

出人意料的是,這部紀錄片來自于TVB——

《無窮之路》

...

中國香港制作團隊來拍内地扶貧,這個視角本身就很有意思。

關鍵是,他們真的把這個題材拍好了。

主持人陳貝兒和團隊一起,從南往北走,去過熱帶雨林,走過大西北,進入川藏高原,還去探訪了丁真的家鄉。

總行程曆時兩三個月,實地探查了十個具有代表性的深度貧困縣。

沒有假大空的套話,也沒有刻意去煽情。

整部紀錄片樸素真摯,可看性極強。

...

制作團隊的第一站走進了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

這裡有一個著名的“懸崖村”。

顧名思義,這個村子位于懸崖之上。

村民們想要外出,就隻能爬天梯,但是受經濟條件限制,他們的天梯是由藤條和鋼筋纏繞而搭建,上下十分危險。

...

因為交通不便,村民們能不外出就盡量不外出。

山上不通電不通水,靠天吃飯,農作物是這裡唯一的經濟來源。

但即便遇到豐收年,村民們辛辛苦苦把作物背下山,也很難賣上好價錢。

大家一看是懸崖村下來的,知道他們很難再把作物背上山,于是就會壓低價格,村民們有苦也難言。

...

...

孩子們爬不了天梯,那便不能上學。

等到了能自由攀爬天梯的時候,孩子們年齡也大了,這就導緻懸崖村的孩子們12、13歲了才剛剛上一年級。

為了上學,他們需要冒着危險爬下天梯,然後走上一天到達學校。

上學的艱難和家庭的貧困讓這裡的孩子們早早都辍了學,到了年齡就外出打工。

...

許多懸崖村的孩子到外出打工的時候,才有機會見識到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高樓大廈,外面的燈火世界都讓他們感到新奇,就連在平地上走路,在他們看來都很值得羨慕。

直到2016年,政府給懸崖村修建了鋼梯。

鋼梯總共有2556級,這在我們看來依舊是很艱難的一段路,但是對于之前走藤梯的懸崖村村民來說,鋼梯已經極大的方便了他們的出行。

...

藤梯變鋼梯,出行方便了。

除此之外,懸崖村通上了水和電,還有了4g網絡,村民們上網也方便了。

通過網絡,他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通過直播讓外面的人看到了懸崖村。

拉博,土生土長的懸崖村村民,用時15分鐘就能從懸崖上下來,因此得名“懸崖飛人”,成為了網絡上的紅人。

...

但即便如此,對于整個懸崖村村民來說,這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窮。

經過政府動員,懸崖村村民走下了山。

不僅是懸崖村,整個涼山州,2000多個貧困村的35萬村民都參與了易地搬遷計劃,住進了政府建立的安置社區。

幾十萬的房子,自帶桌子、沙發、電視等家具家電,村民們隻需要交上1萬塊錢就能住上。

當然,更重要的是,人搬進了新社區,醫療和教育條件也随之而改善。原先,孩子們上學得走上一天,現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有學校上。

...

搬下山,條件好了,可是問題也随之而來,這樣的好日子穩得住嗎?

想要真正讓村民們擺脫貧困,政府投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幫村民們找到發家緻富的路。

于是,這裡建起了現代農業産業園。

村民們學習科學化種植方法,種植出來的蔬菜瓜果農作物銷往了全國各地。

換一方水土,富一方人,隻要村民努力就不愁沒有錢賺,懸崖村村民掙錢無門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

除了涼山懸崖村,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扶貧故事也讓我印象深刻。

這裡的傈僳族村民世代依山而居,一條怒江攔住了他們的出路,想要走出去隻能靠溜索。

一條窄窄的鐵鎖連接兩岸,稍有體力不支,就有可能葬身怒江。

因為出行不便,村民們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好在,政府的溜索改橋工程來得及時,從根本上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

...

...

...

溜索改橋,不難。

難在改變村民們出行問題的同時,還要改變他們祖祖輩輩的傳統思想,改變他們下一代人的命運。

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是這裡最大的難題。

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這裡很多地方還都處于原始社會或者奴隸社會,新中國的建立,對他們來說是足足跨越了上千年的曆史進程。

而且此處臨近金三角,吸毒販毒情況十分嚴重。

...

特殊的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導緻傈僳族的村民對教育十分抵觸。

一方面,男孩打工,女孩嫁人是他們祖祖輩輩的生活方式。

在家長的觀念裡,上學沒什麼用。

另一方面,孩子們自己也不願意上學,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翻牆逃學,跟老師頂嘴,抽煙打架更是常有的事。

...

這樣的一群孩子走上社會會怎樣?

女孩早婚早育,一輩子勞作家中,更有甚者會被父母賣到遠方嫁人。

男孩靠體力活為生,混在社會底層,偷搶犯罪都有可能。

...

針對各個貧困地區不同的貧困原因,國家實行了精準扶貧方略。

傈僳族的學校和我們常規的學校就很不同。

既然這裡的孩子們生活習慣差,那麼學校就從最基本的喝開水,洗頭刷牙教起,讓孩子們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既然這裡的孩子們厭學情緒嚴重,那麼幹脆少教文化課,專攻職業技術,讓孩子們學習修車烹饪剪發,擁有一技之長。

...

除此之外,老師們還把新的思想帶入了這所學校。

紀錄片中有位女老師,在教育女孩們時是這樣說的:

掙錢了要孝順父母,也要自己給自己留一些私房錢,要找自己喜歡的,靠譜的男人才要嫁。

這段話聽得我莫名感動。

這對從小就被灌輸要聽家裡安排早早嫁人的女孩們來說,更是有着重要的啟迪作用。

...

有個女孩,之前被問到畢業做什麼的時候,她說“嫁人呗,還能做什麼”。

但是現在她想做廚師,想自己開個店。

一個人的人生就這樣擁有了更多可能性,一代人,幾代人的人生可能就會因此發生改變。

...

怒江傈僳族,有位鄉村醫生鄧前堆。

因為常年溜索給村民們看病,被人稱為“溜索醫生”。

在他堅守在此的37年間,他曾親眼看到村民在溜索時掉進怒江,屍骨無存,但這并沒有動搖他堅守在此的決心。

當被問及為何能堅守在這裡這麼多年時,鄧前堆說是因為對救過自己一命的上一任鄉村醫生的承諾。

一個承諾,一個接力棒,他守了37年。

主持人陳貝兒聽到這裡的時候,不自覺地哽咽了......

...

所以,為什麼這部紀錄片能拿下9.6的高分?

原因很簡單:

真誠,質樸。

從最平凡的貧困區本地人入手,用最樸素的語言去詢問他們對于扶貧的感受,

而且,在實地探訪貧困區之前,制作團隊都有做功課,采訪關注的問題都很到位。主持人陳貝兒,一口普通話就很拉好感,在和村民們交流的過程中全程都很有親和力,詢問的也是衣食住行很生活化的問題,而且因為她極強的同理心,采訪者也很容易就會和她推心置腹。

...

探訪懸崖村,陳貝兒親自爬上鋼梯。

鋼梯長且陡,有的地方将近90度的垂直,這對體力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在陳貝兒爬上山的途中,不時有遊客因為太累從中途退下來,陳貝兒也明顯體力不支,周圍人勸她放棄,她則隻需要大家給她30秒,緩一緩還要往上爬。

...

因為夠用心,夠真誠,到手的是一手的影像,采訪的是最平凡的當事人,呈現出的是最真實的扶貧成果,所以才會讓很容易程式化的題材變得這麼打動人心。

中國的貧困人口還有不少,貧富也有些差距,但相信每個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會去感慨一句:

扶貧雖任重道遠,但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