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久前上映的《阿凡達:水之道》,将人們的目光再次投向“卡神”——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現一個“玄學”,詹姆斯·卡梅隆與大海之間似乎有着特殊的緣分。
無論是《阿凡達:水之道》,還是曾經刷爆影史票房的《泰坦尼克号》,都離不開大海,還有他早年間的深海探險電影:《食人魚2:繁殖》和《深淵》。
卡梅隆對大海的癡迷幾乎貫穿了他的電影創作。
其實,除了導演,卡梅隆的第二個身份就是海洋探險家。以至于很難界定他是兼職海洋探險的電影人,還是兼職電影的海洋探險家。

卡梅隆從小癡迷大海,童年夢想就是當一名潛水員。
如今他組建了自己的海洋探險隊,也算實現了童年夢想。
2012 年,58歲的卡梅隆更是獨自一人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号下潛至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為單槍匹馬潛至“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

也正是卡梅隆多年海洋探險的經驗,才啟發了《阿凡達:水之道》。
片中虛構了善良的海洋巨獸圖鲲,原型就是鲸魚。
其實在拍攝《阿凡達:水之道》的同期,卡梅隆還悄咪咪監制了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紀錄片《鲸魚的秘密》。
把一部自然紀錄片拍出奇幻故事感,不僅引人入勝催人淚下,還順便得了個艾美獎,也隻有卡神能做到了。
無論你是看完《阿凡達:水之道》意猶未盡,還是同樣喜歡大海與鲸魚,這都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優質紀錄片。

鲸魚的秘密 (2021)9.52021 / 美國 / 紀錄片 冒險 / 西格妮·韋弗 詹姆斯·卡梅隆

...

...

從片名就可以看出,這部紀錄片介紹的是鲸魚不為人知的一面,絕不是簡單的老調重彈。
片中提出一個震撼的新發現:鲸魚是有文化和語言的!
不同的鲸群有不同的語言和傳統,而且像人類一樣代代傳承。
不誇張的說,如果鲸魚有手,可能已經創造出了一個相當高的文明了!
這颠覆了大多數人對鲸魚的想象。
有卡神坐鎮,影片畫面絕對有保障,養眼程度不輸BBC,每一幀都能當壁紙,也難怪豆瓣評分9.5。

不僅僅是監制,詹姆斯·卡梅隆還在每集的結尾現身,點評這一集裡鲸魚世界的神奇和種種不可思議。這部紀錄片無疑提供了一個了解卡梅隆的特别角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鲸魚的秘密》另一個驚喜是旁白。
由出演過《異形》和《阿凡達》的西格妮·韋弗(Sigourney Weaver)擔任。

說到鲸魚,還有多少人覺得鲸魚是一種魚?其
實鲸魚和我們一樣,是哺乳動物。
隻不過大多數哺乳動物是從水裡進化到岸上,而鲸魚比較叛逆,上岸待了一段時間又回水裡了。

鲸的拉丁學名,來自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可見古人對這些海洋巨物的恐懼。
像體型最大的藍鲸,可長到33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也是很多海怪傳說的源頭。

座頭鲸與人類大小對比
鲸魚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溫柔的“巨人”,但偶爾我們也會在新聞裡聽說,海洋公園圈養的鲸魚攻擊訓練員的殺人事件。
還記得2010年2月24日,美國奧蘭多海洋館中,訓導師布蘭切在結束表演後,被虎鲸提裡庫姆拖入水中攻擊而死的新聞轟動一時。
虎鲸英文名Killer whale,翻譯過來就是殺人鲸。
聽起來很可怕,但在自然環境中,沒有任何一起虎鲸殺人的記錄,虎鲸殺人事件都發生在海洋公園裡。
因為虎鲸是一種具有高智商的動物,能夠從鏡子中分辨出自己,是少數幾種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之一。
常年被圈養在狹小的水池中還要被迫表演節目,會導緻虎鲸出現精神問題。就像把一個人常年關在10平米的牢房中,還要被訓練,不瘋才怪(再次呼籲拒絕動物表演)。
相反,在自然環境中,虎鲸卻對人類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友好。
要知道它們可是連大白鲨都敢獵殺的海洋霸主。但在面對人類時,虎鲸仿佛在說:我們很相似,可以做朋友。

在《鲸魚的秘密》中,攝影師布萊恩與虎鲸就有一次奇妙的邂逅。
原本在一旁拍攝虎鲸的他,竟然得到一頭雌虎鲸“一起吃飯”的邀請,這頭雌虎鲸突然遊到了布萊恩身邊,松口把嘴裡的鳐魚吐出來放在他面前。
顯然,贈予食物是一種社交。
雌虎鲸的眼神還流露出對布萊恩的關切,仿佛在說:你太瘦了,來,這條魚請你吃。

過了一會,這隻虎鲸看布萊恩遲遲沒“領情”,以為他不喜歡吃鳐魚,就遊回來把魚叼回去了。
仿佛在說:你不吃我拿走了,别浪費了。
自然環境中的虎鲸就是如此的霸氣和可愛,這不比海洋館表演有趣一百倍?

虎鲸雖然是站在海洋食物鍊頂端的霸主,然而人類布置在海底的釣繩卻成了它們最大的生存威脅。
每年都有近千頭虎鲸,因為被釣繩纏住而溺亡。


拍攝《鲸魚的秘密》時,就遇到一頭雄性虎鲸就被釣繩纏住危在旦夕。
攝影師布萊恩果斷出手解救,用小刀割斷了纏住它的繩索。
這頭體長8米的虎鲸,一個甩尾就能輕而易舉殺死布萊恩,但它知道人類是在幫它。

說到文化,不同海域的虎鲸群有着不同的捕食技巧,還會傳授給下一代,就像不同地區的人類有不同的飲食習慣代代相傳。
例如巴塔哥尼亞北部的虎鲸群就有獨門絕技:在沙灘上抓海獅。
40多歲的虎鲸外祖母會将這門絕技親自傳授給小虎鲸,還會不厭其煩地帶着小虎鲸練習技巧。
對于這個虎鲸群來說,這就是它們的“傳統文化”。


虎鲸可能是最聰明的鲸魚,然而最會唱歌的鲸魚必須是座頭鲸。
與虎鲸不同,座頭鲸不是群居動物,但是每年都會有一批座頭鲸,自覺聚集在阿拉斯加合作捕鲱魚。
它們捕魚的方式非常夢幻:用氣泡來結網。這個活動很像座頭鲸的傳統節日。

同樣是泡泡結網法,不同海域的座頭鲸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南極洲的座頭鲸捕食磷蝦時,做的泡泡網就像鹦鹉螺般優雅美麗。

座頭鲸的文化還體現在複雜的“語言”,它們以歌聲聞名,甚至還出過唱片。
座頭鲸在很小的時候,就跟着媽媽“學說話”。

近期甚至還有驚人的發現:座頭鲸會利用珊瑚環礁來放大自己的歌聲。
它們把珊瑚礁當成一個天然的圓形劇場,對着珊瑚礁唱歌,向外投射聲音,就像歌劇院中的男高音。


不同海域的座頭鲸,還會遠距離交流各自創作的歌曲。
澳洲西海岸的雄座頭鲸的歌聲可傳至3000米之外,遠方的座頭鲸就學會了它的歌曲。
每年,雄座頭鲸都要創作一首新歌供大家傳唱,是不是有點可愛?

别的鲸魚可能難得一見,但是很多人都親眼在海洋館見過白鲸。
它們就像大海中的天使,總是面帶微笑,白鲸還是唯一能像人類一樣轉動頭頸的鲸魚。
白鲸堪稱是詞彙量最大的鲸魚,也是鲸類王國中最優秀的“口技”專家,能模仿幾百種聲音,甚至還有人類飼養的白鲸模仿人類說話,“鲸中鹦鹉”非它莫屬。


不僅如此,白鲸還非常善良。
片中的一群雄白鲸就收留了一隻迷路的小獨角鲸,如果沒有這群天使,小獨角鲸就會因不知道如何捕食而餓死。
像這樣跨種收留孤兒,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


如果說白鲸是最善良的鲸魚,那麼抹香鲸就是最神秘的鲸魚。
它那詭異的睡姿就稱得上是海中奇觀,睡着的抹香鲸群直直地懸在海中幾個小時,就像一根根12米長的樹木。
就連抹香鲸喜愛的食物大王烏賊,也十分神秘:一種極少被拍攝到的巨型深海烏賊,身長相當于一個成年男人。
抹香鲸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吃了大烏賊,無法消化它們的嘴,腸道分泌出一種蠟狀物,将那些硬殼的殘渣包起來,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團被稱為龍涎香的東西。

抹香鲸也有語言,多個家庭組成的抹香鲸群有着共同的語言。
它們交談的聲音聽起來像是摩爾斯電碼(發電報的哒哒聲),不愧是最神秘的鲸,連聊天都自動加密。


抹香鲸頭骨中,藏着全世界最大的生物聲呐系統。
就像蝙蝠一樣,它們會發出一系列咔哒聲,通過傳回的聲音來鎖定獵物的位置,高達230分貝,強度足以震裂人類的耳膜。


片中跟蹤拍攝了一頭名叫“希望”的小抹香鲸,它出生在多米尼克(位于東加勒比海)的一個全部是雌鲸的族群中。

攝影師與抹香鲸寶寶近距離互動的畫面非常珍貴。
這在自然環境中十分難得,因為抹香鲸極為害羞,很難接近。


有時攝影師靠近拍攝時,抹香鲸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不歡迎他:
排洩鲸魚糞便,這招不知道是不是跟烏賊學的?

這部紀錄片無疑是他對大海和鲸魚的一場深情告白。
如果沒有這部《鲸的秘密》,我們或許很難對“圖鲲是有文化的”理解的如此深刻,也不會當圖鲲被捕殺時産生強烈的共情。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發現鲸魚和人類的相似度如此之高,它們也像人類一樣尊老愛幼,重視親情友情,各個鲸群傳承着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語言。
人類和鲸魚應該成為朋友。
然而,今天鲸魚面臨最大的生存威脅卻是來自人類,每年都有很多鲸魚死于人類在海底布置的捕魚網和繩索,一不小心就會被套住無法掙脫,繼而窒息而死。
不禁又想起那頭邀請攝影師共進晚餐的虎鲸,多麼慷慨可愛。
身為人類,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了。

...

*本文作者:RAMA